第146部分(第2/4 頁)
陳御醫的徒弟。
說陳家知道寧家進京遭了難,卻也不好太過親近,但日後會在宮中暗地關照寧芳姐妹,讓她們有急事時,可以去太醫院找這小學徒云云。
說實話,寧懷璧聽了挺失望的。
陳家雖跟他們長房不是正經親戚,但上京時,他們長房卻是半點禮數也不缺的。
陳家若真想避嫌,怎麼就不把禮物退回來?既收了禮,便明面上不好走動,私底下派個管事去桃縣看看又能怎樣?
象他那同年好友鄭元福,當初在寧懷瑜出事時,大力相幫就不提了,這回明知寧家一進京就惹了明華公主,人家不也讓媳婦親自上門探望過了?
只是寧懷璧怕麻煩人家,暫且不與他相見。可隨後他的官一放到桃縣,鄭家的禮就跟著送過去了。還特意打發了管事婆子來請安,禮數十分周全。
哪有象陳太醫家似的,跟躲瘟疫似的,只打發個小學徒來應付他。還說讓女兒有事去找他,可就這樣明哲保身的親戚,又能指望他幫得上什麼忙?
世態炎涼,雖是人之常情,可做人做事到底還要心存厚道。
寧懷璧不是小氣人,卻也沒有寬厚到被人如此對待,還繼續真心對人。面上雖客客氣氣的道了謝,只回頭交待女兒,相處時要注意分寸。
要寧芳說,這種人往後就不必來往。
還不如素不相識的盧太醫,雖是奉皇命來給寧四娘看病,卻也知道主動賣個人情,直接給了寧芳一塊令牌。
若有急事,拿這令牌便可以去找太醫院的大夫開藥,省得如陳太醫這般,先找徒弟再找師傅的麻煩。
這邊的事情交給妻子女兒商量,寧懷璧去太醫院拿了藥回來,便跟著程嶽去了平陽侯府。
不是他邀請的程嶽,而是程嶽主動給平陽侯府遞了帖子,帶他一起去的。
這就是真心為你考慮的親戚會做的事了。
吳太妃在宮中對寧萱頗為照應,聰明人怎看不出她的用意?
寧懷璧不能裝傻,程嶽不願裝傻。
索性直接下帖子送上門去,若有什麼事,大家當面鑼對面鼓的談完,豈不省事?
自助者,人恆助之。
如果吳太妃和永寧長公主什麼都不做,只會苦苦哀求,哪怕她們孤兒寡母的在他面前哭出一缸淚,程嶽也未必會賣這個面子。
但她們並非如此。
先出手照應了寧萱,又在寧芳有事時,幾次三番暗中相助。甚至勇於抓住機會,找皇上討要好處。有這樣的勇氣,又肯先付出,就有了讓人幫助的資格。
所以程嶽也不吝嗇的賣她們這個面子,甚至主動上門,把事情做得更加漂亮。
第325章求助
平陽侯府和英王府離得並不太遠,都在京城的權貴區。
只是按理說,公主下嫁,理當再賜下一座公主府。可永寧長公主幼年喪父,在宮中又不受寵,便沒了這樣待遇。
還說什麼衛家人丁單薄,不欲公主駙馬與長輩分離太遠,便只把平陽侯府邊上一處中等官員宅院稍加修繕,便當做公主府賜給了她,永寧長公主和駙馬全家還得感恩戴德,叩謝隆恩。
但小宅也有小宅的好處,永寧長公主出嫁後,便把兩個宅子的後花園打通,修了一個頗為寬敞的演武場。
程嶽和寧懷璧過來的時候,永寧長公主正在這邊,照看兒子隨宮中新來的武師傅馴馬。
寧懷璧有些詫異。
一般來說,待客多在正廳。再說這會子雪雖然停了,但天氣仍冷得很。就算演武廳裡擺了三個大火盆,暖和得很,但在這裡見客,是不是有些太過隨意?
才自想著,忽地一陣鑾鈴聲響,就見一個紫衣女子騎著匹白馬,風馳電掣般從廳前飛奔而過。
為了演練方便,演武廳是建在一處小丘之上,大廳門窗闊朗,尤其在新降的皚皚白雪映襯下,看那女子飛馳而過的身姿,尤為賞心悅目。
就見她提馬連過數道馬樁,然後抽取弓箭,竟是一箭射中百步外的轅門靶心,連寧懷璧看了,都忍不住輕聲讚了聲好。
錦簾輕搖,環佩叮咚,永寧長公主一身淡雅家居待客常服,笑吟吟從後面出來了。
“小女賣弄,讓貴客見笑了。”
喲!
寧懷璧挺意外的,這樣功夫,可不是花拳繡腿,必然是很下過一番苦功的。原來竟是侯門千金?
二人忙上前見禮,程嶽方讚了句,“將門虎女當如是!”
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