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1/4 頁)
倒是寧四娘更能理解夏珍珍的心情,若不是她身子不好,這會子坐在車上送她們姐妹回宮,就得多她一個了。
所以也不叫人去勸,只跟寧懷璧交待,“天冷,路上雪大,別急著趕回來,在京城住兩日也無妨,家裡有我呢!”
他跟去京城,得抓藥,還得去平陽侯府拜會送禮。方才天兒又開始下起小雪,寧四娘可不願兒子媳婦因趕著回來,太過辛苦。
可留下這一屋子老小,寧懷璧又如何能安心?
但又不好跟母親爭執,只帶著妻女走了。
本來一家子都好好的,忍住了沒哭,還笑著揮手作別,只安哥兒忽地想起,跑進院子,把通寶牽了出來。
狗通人性,眼看著寧芳走了,急得便往前直衝,安哥兒那小身板怎拉得住?好容易上來幾個家丁把它拉住。
通寶不叫也不鬧了,眼角卻淌下晶瑩的淚來。它扭頭看著寧四娘,眼神裡是那樣可憐巴巴的哀求。
看得全家人眼淚刷地就下來了,寧四娘實在不忍心的轉過身去,“鬆手吧,讓它去送送也好。”
家丁剛一鬆手,通寶頓時跟離弦的箭般,嗷嗷叫著就追了出去。
只是沒過多久,它又自己跑回來了。
是寧芳叫它回來的。
“我不在家,你得替我盡孝,保護好家裡的祖母,還有弟弟妹妹們,行嗎?”
通寶難過的舔了舔她的臉,卻還是乖乖跳下車,又跑回去了。
然後盡職盡責的在家裡巡查,後來雪下大了都不肯進窩。
看著這樣忠心耿耿的大狗,寧四孃的心喲,就象浸透了酸梅汁一般,難受得不行。
她從來律已甚嚴,教導兒孫也是讓他們做個正直善良的好人,如今連孫女兒養的狗都這麼有情有義,可怎麼老天爺就是不開眼,要這麼矬磨她們一家人呢?
好在她身邊雖沒了兒子媳婦,還有徐媽媽。身為過來人,她太能體會寧四孃的心情了。
“太太不要老想著當前,總得想想以後。從前您總是勸我想開些,我聽了您的。不過那時候,我本以為這輩子跟那對不肖兒女再沒有和解之日了,可如今呢?只有他們生怕我不搭理他們的,哪裡敢不搭理我?還有我那乾兒子,也給我捎信了,說是已經進了那什麼大營,離京城還不是很遠,等到有空說不定還能來看看我。太太您有這麼多孝順的兒孫,福氣還在後頭呢!咱們就算不為自己,也總得為了孩子們撐著。”
寧四娘到底是聽進去了,所以她打起了精神,把孫兒孫女們叫來,卻不是讓他們承歡膝下,而是帶著他們蒸起了饅頭。
雖說桃縣不算太窮,但總有吃不上飯的貧苦人家。讓孩子們親手和麵,蒸些饅頭施捨出去,只當是給回到宮裡的孫女們積福了。
那邊,直到和爹孃分離,寧芳都忍著沒哭一聲鼻子,反而忙得團團轉。
上回被抓進宮中太倉促,她都沒時間跟丫鬟們交待清楚,今天趁著回宮前的一小段時間,她趕緊把手上的事情做出了安排。
喜鵲畫眉百靈幾個都已經是很得用的內管事了,閒在家裡太浪費了,不如放到夏珍珍手下,幫著打理家裡的生意。
至於趙豐年,這麼好的外管事就更不能浪費。乾脆跟著寧懷璧,在京城聽他號令。
如今一個家分了兩頭,桃縣一拔,京城一拔,就算程家送了些人過來幫手,人手難免顯得不足。這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不敢貿然買人,還得靠自家的家僕。
所以寧懷璧也沒跟女兒客氣,後面寧芳還告訴爹孃。
“方才我已悄悄跟三舅公說了,等著年過完了,還得送三妹妹她們到程家去。倒不是因為衙門太小,而是弟妹們要讀書習字,還是京裡的環境好一些。若覺得不好意思,讓弟妹們多孝順孝順舅公舅奶奶們就好了。”
其實寧懷璧也有此意,今日盧太醫來給寧四娘診治,就委婉的提出,最好要少操心,靜養為主。
可一屋子孩子在眼皮子底下,寧四娘如何能不操心?
再說他那任上才只解決了一件上香之事,真以為從此桃縣就天下太平了?
那才是做夢。
若家中孩子多,說不得還得讓那些豪強惦記著,不如送到京城,他也能安心處理公務。
至於欠程家的人情,寧懷璧想得明白,只要他有出頭之日,就總有還上的一日,若是自己出不了頭,多說又有何益?
就好象方才,他隨盧太醫去太醫院抓藥時,一個小學徒悄悄告訴他,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