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1/4 頁)
國畫顏料中的藤黃便是從特定的山藤中提取出的,有些微毒性,所以國畫界有一句話叫作“藤黃不入口,胭脂不上手”。而這種九花藤提取的藤黃,不但顏色比一般的藤黃要深邃濃豔很多,毒性也大很多,讓這黃絹不光顏色與眾不同,還能防蟲防蛀,不腐不壞。製作完這一批空白詔書以後,便將這種植物全部挖出根脈來燒光,讓它徹底絕了種,以防後人仿製。
詔書用的玉軸雖然只是普通的崑崙青玉山料,但刻紋裡填畫的硃砂卻是特殊材料所制,開始還沒什麼奇特,但隨著時間推移,卻可以滲進玉石。如今經過兩百年歲月,硃砂的顏色已經滲透整條玉軸,水洗不落、刀刮不去,如同是從玉軸內部生出的紅色飛龍一般,更不是臨時可以做出來的。
這也是楚惜才、霍慶陽等人看到遺詔立即就知道是真的的緣故,就是為這個原因,所以王庶拿出景帝遺詔的時候,給了那麼多人一下子當頭棒喝,卻沒有人敢說遺詔是假的。
既然他的遺詔不假,那麼現在濟州到處冒出來的遺詔就應該是假的,不知哪個不知死活的人開了這樣的玩笑。新登基的顯宗陛下最初聽到第二封遺詔的時候龍顏大怒,下令徹查,然而徹查的結果竟然表明這封遺詔是真的!
九皇子做了個所有謀臣面對不利於己的事物時都會做的事——隱瞞。誰知一封遺詔還沒有解決,第三四五封便爭先恐後地出現了。最後越來越多,直至無法隱瞞。
所有人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個東西雖然無法偽造,但它在庫房之中的存量卻比其餘任何空白詔書都多。因為當年英雄遲暮的高祖皇帝,吩咐朝中大臣監製此物時說過:“朕的子孫傳承都用這種詔書昭告天地祖先,讓朕也知道,朕的大苑一共能傳承多少代!”
這裡面就有一個微妙的暗示作用了,一個王朝能傳承多少代,這是誰也說不清的問題,那監製大臣沒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本事,怎麼能知道大苑會傳承多少代?這種詔書一個皇帝一生中要用兩份,如果大苑能傳承五十代皇帝,那麼做一百個就足夠用了。五十代皇帝,如果不是每個人都太短命,也至少能傳上千年了。
實際上,中原王朝還沒有一個能傳承上千年之久,按說做一百個都是多餘。但是事實雖然如此,做的時候卻不能真的做一百個,否則就等於在說,他認為大苑最多傳承五十代皇帝。這件事完全可以讓他抄家滅族,那大臣擔了這麼個倒黴差事,又沒有辦法去和高祖說,只能悶頭苦做,不管是做了一百個還是一千個,只要有具體數目,都是莫大隱患,所以他就一直做,玉石不夠了就大量開採,只是不停不停地做下去。
直到高祖把他想起來,再一看,他做的詔書已經數不清有多少了,幾個屋子都堆不下,從上古三皇五帝到大苑皇帝都已經夠用了。
高祖連忙下旨停止了這項浩大的工程,吩咐只留下一屋子,雖然他心中也明白一屋子肯定是用不完的,但是高祖也是人,他也希望大苑真的能像歌頌的那樣千秋萬代傳承下去,至少為了討個彩頭,也不願意留得太少了,於是就有了這麼多詔書留傳下來。
其餘為了防止落入用心不軌之人手中,便分拆使用,明黃色布料不能流出宮外,便自己內部消化了。該做鞋做的鞋,該做靠墊的做靠墊,一時間皇宮中到處閃爍著這種飽和厚重的黃色。玉石軸兩頭粗些能改的都雕成了別的物件,中間又直又細的破成四瓣,做了筷子,所以那時候幾乎每個大臣家裡都有高祖賞賜的整套玉石筷子。
這是件糗事,傳過幾代之後就沒有人再提了,後世的皇帝們要用,自然有人從庫房中幫他們拿空詔,不需要他們自己去清點,哪裡會知道此詔居然會有那麼多!
趙如意當日想到這個辦法,秘密去庫房見到整屋子這玩意,也著實嚇了一跳。他隨手抱出一捧就有三五十軸,剩下的還是一屋子,毫不見少。他想偽造多少都足夠用了。
雖然有人懷疑是景帝臨終時頭腦糊塗了,以致將遺詔寫了無數遍,也有人懷疑王庶是被人故意栽贓的,不是他的本意。但本著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最大嫌疑人的原理,無論官員還是百姓,一千個人中,九百九十九個人都認定了這是一場陰謀,只不過陰謀被揭穿,變成了鬧劇而已。
於是繼景帝遺詔、新皇登基之後,大苑朝臣又有了全國性的共同談論話題——遺詔疑雲。
剛剛繼位沒幾天,屁股還沒把椅子坐熱的顯宗皇帝,毫無疑問面臨著下臺,而且是灰頭土臉、身敗名裂的下臺,萬劫不復。
只有參照他這個皇帝更迭的速度,大苑的特製詔書才有用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