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葉至善的母親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她看到至善的成績報告單上分數那麼低,總是嘮嘮叨叨,說孩子不爭氣,沒出息。而大名鼎鼎的教育家、至善的父親葉聖陶卻從來不說什麼。他不大注重考試,也不大相信分數,他認為,一門功課學得好不好,得看是否能把學的知識全部消化,以達到終身受用。成績的好壞不是單憑考試能衡量出來的。他了解兒子:至善最不願死記硬背什麼東西,特別是國文和英文,考試要默寫整段甚至整篇課文,可他偏偏不願死記硬背,當然考試不會及格的。他從平時和兒子的對話中感到兒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不弱,知識面也不窄。因此,他面對孩子的成績單並不責備,只是說,不要哭,也不要思想上揹包袱,還是再換個學校吧。於是他讓至善進了一所私立中學。這所學校和省立中學完全不同。葉至善進了這所學校,有了明顯的轉變,對學習感到有興趣了,也不用整天在做練習題和做作業上花多少工夫,因而有足夠的時間看課外書籍,以及唱歌、吹口琴了。
孩子的興趣變廣了,父親很高興,又鼓勵他說:“這很好,以後還要多讀沒有字的書。”他解釋說,所謂“沒有字的書”,就是透過觀察、實驗、思考,向社會和自然學習知識和技能。有用的知識不只是在課堂上,不只是在那些教科書裡,而是在社會生活中。葉聖陶喜歡看書,各種內容的書都看。孩子們可以隨便到書架上拿書,只要自己願意就行。他經常提出一些問題來問至善,讓他回答,藉以鍛鍊他的表達能力。
在父親的教育和影響下,葉至善這個在小學和中學留過四次級的孩子,終於成為著名作家,後來擔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和中國青年出版社、中國少兒出版社編審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一個美好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湧出寧謐與安慰,使人洗心滌慮,怡情悅性。
——蘭尼
不要把許多雜亂的詞句塞在腦子裡,而是要啟發瞭解事物的能力,使得從這種能力之中流瀉出——像從活的泉眼流出一樣——一條溪澗(知識)來。
——誇美紐斯
我們不需要死記硬背,但是我們需要用基本事實的知識來發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因為不把學到的全部知識融會貫通,共產主義就會變成空中樓閣,就會成為一塊空招牌,共產主義者也只會是一些吹牛家。
——列寧
考試對於那些準備得最好的人來說也是難以對付的,因為最大的傻瓜也可能問出連最聰明的人也回答不了的問題。
——科爾頓
他愛三絃,就給他買一把——李德倫從一把三絃開始走上樂壇
他熱情詼諧,豁達爽朗,雖然年事已高,卻依然精力旺盛;一談起音樂,他兩眼閃著光芒,話題滔滔不絕,彷彿全身都沉浸在一種美的環境中。他就是我國享有盛名的音樂指揮家李德倫。
1917年,李德倫出生在北京一個官僚家庭。父母和家庭成員都沒有對音樂產生任何興趣,惟獨他,自幼就表現出一種特殊的愛好。那是他四五歲的時候,一天,家裡人帶他去天橋玩耍。他生平第一次見到這樣熱鬧的場面;掄大刀的、耍雜技的、練武把子的……看得他眼花繚亂。然而最吸引他的,卻是一個彈三絃的人。小德倫站在那人跟前,發痴似地看著那把三絃和那雙不斷揮動的手,久久不肯離開一步。回家後,他纏著父母非給他買一把不可。起初,家裡人以為小孩子圖新鮮,不想給他買。後來母親觀察到小德倫真是熱愛三絃,便向他父親建議:“他愛三絃,就給他買一把吧。”父親也滿口答應。
從此,小德倫抱著三絃,整天坐在僻靜的角落裡,不斷地撥弄著。雖然在他的手下,這把小三絃沒有奏出悅耳的樂曲,但它把他帶進了一個新的世界。後來成名的李德倫說,那竟是他走向樂壇的開端。
李德倫的童年,正值軍閥混戰時局動盪的年代。他的家從北京遷到天津,又遷到長春,最後又遷回北京。幾經周折家產越來越少,但三絃一直沒有離開李德倫的手。
30年代初,李德倫進了中學,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音樂。那時候,許多電影院裡都有樂隊為無聲電影配樂,電臺有時也播放一些名曲,每遇到這樣的機會,父母就讓李德倫去看去聽。
那時的李德倫,包括他的父母,只是把音樂當做一般愛好,但究竟它有何積極作用,誰也說不清楚。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李德倫和同學們一起投入抗日救亡運動。這期間,音樂家呂驥發起組織“北平歌詠聯合會”,父母讓李德倫馬上報名參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