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於是我就對這位家長說:“實際上,你的孩子表達了對自己的學習成績和考試是非常在意的,說明孩子是有向上的積極性的。”
就是這個孩子,還說了一句話:“大人應該樂觀主義一點。”這句話說得很好哇!一個家長老是皺著眉頭責備孩子,數落孩子,孩子學習還有積極性嗎?
這個孩子還說了一句話:“你孩子有你孩子的實力,你不能老拿你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去比。”
這句話又很深刻。在這個世界上,要使一個人前進,既要欣賞他,誇獎他,同時又要提供一些比他更強的人做榜樣,這裡有一些法則是要遵循的。如果你的孩子體育不錯,可是你卻責備他:你怎麼跑得這麼慢,沒有路易斯跑得快!你想,孩子聽了,會服氣嗎?肯定是不服氣的!你的責備是不合適的。完全有可能,你的說法在孩子心裡反而產生消極因素。
如果一個家長不恰當地對待孩子,比如說:“你外語怎麼就不如你們班外語第一的孩子學得好呢?你數學怎麼就不如你們學校數學第一的那個同學學得好啊!你體育怎麼就沒你們學校體育第一的人成績好呢?”你這“哪個第一你都比不上”這樣的比較,太不可取了,不可能你的孩子一無是處。
要研究家長自己的心理,研究孩子現在的基礎。永遠要知道,孩子今天努力了,對他今天的努力要肯定。即使這個努力沒有產生成果,但這個努力的實踐首先要肯定。今天的努力如果有了進步了,這個進步要肯定。我們的家長有時候不懂得,他們只希望孩子拿出一流的成績,但是當他們用這個目標去要求孩子的時候,他們並沒有給孩子提供達到一流成績的心理支援,或者給孩子在學習方法上的恰當指導。
家長們,你們現在都有各自的工作崗位,如果對你們的工作,周圍的人進行不公正的、不恰如其分的數落、埋怨,好像是希望你們做得更好,但你們可能一點都沒有做下去的動力和願望了。一定要找到對待孩子的正確方法。我不止一次地講到,家長要能夠真正地理解孩子,要能夠恰如其分地對待孩子,瞭解一個年輕的生命,他的心理、生理的狀態,你對待孩子的全部言語、作為,對孩子要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的父母不一定是大教育家,不一定是大科學家,不一定有很高很高的文化,但是他們的孩子卻成功了。世界上很多成功的、被歷史上稱之為偉大的人物,在寫到他們的成長經歷時,往往特別寫到母親或者父親對他們的影響。我們發現,那些母親和父親其實並不是從小就教他怎麼學數學、怎麼學語文、怎麼學外語的。他給了孩子什麼東西,這是我們要研究的。
我們要的是真正使孩子變得聰明健康,而且全面發展,同時理解家長,理解社會。找到正確的規律,不需要家長從此以後更繁瑣地承擔家教任務,更辛苦、更操勞、更擔心,採取包辦代替的方式和催促、數落的方式。不是!恰恰使家長輕鬆了,愉快了,同時,你的家教真正使孩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如果這個做法使得你終身能夠享受這種教育的成果,孩子從此以後不讓你操心,學習能夠提高,敢於應付各種挑戰,這是一個多麼好的事情!這個好事情的出發點,只是要求家長有一個誠心誠意、有一個信心。我相信來這裡交流的所有家長都能夠取得這個成果。
大家說是不是呀?
(是!)
給懦弱的孩子創造表現勇敢的機會
在下面的活動中,我們進行一點個案分析。
有很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來了吧?可能有些問題比較典型,我們就現場解決問題。
如果是解決你孩子的問題,希望你參與這樣一個實踐;如果解決的是其他孩子的問題,你也可以從中找到並理解家庭教育的思路。
有一位家長說,我這個孩子特別懦弱,從來習慣大人照顧他,他不知道去關心其他人。我說,這是你家長的問題。你注意到沒有?雖然你的孩子很小,在家裡習慣於所有的人都來照顧他,但是如果他面對一個比他更小的孩子,一個更小的生命,他就又可能突然變成一個能夠照顧其他人的人了。
我看到過一個很小的女孩子,應該說是很怯懦的。可是那天她爸爸在工作的時候,突然手被扎破了,她一下就衝上去,想照顧爸爸的這隻手。那一瞬間她變成大人了,為什麼?因為當大人受傷的時候,變成一個需要別人照顧的人,她就能夠成為照顧他人的一個孩子了。
要善於引導孩子。大人不舒服了,爺爺奶奶不舒服了,可以讓小孩去安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