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因為家長失敗了。
又比如孩子穿衣服的問題。寒流來了,該多穿衣服他就不多穿,這是經常發生的衝突。你要他穿他就是不穿,要不就不起床。這時候,家長千萬不可在這個邏輯中,穿,不穿,穿,不穿,啪,一巴掌打下去。不要這樣,要跳出來,有很多跳出來的方法,是隨機應變的。比如,你可以對他說,你先不穿衣服下來,到陽臺上站一站,感覺感覺,然後你說不穿就不穿。他到陽臺上感覺了一會兒,不說什麼了,吃過早飯,穿上衣服走了。這個事情需要這樣解決,而不需要靠一巴掌來解決,這就是別開生面解決問題的方法。
僵局就是非此即彼的思維邏輯
又比如,孩子們互相爭東西,爭來爭去,這也是一種僵局,這種僵局都是因為這種或那種邏輯。很多人的思維方法就是非此即彼,但很多矛盾不能靠這樣的方法來解決。
又比如,你說:那個小朋友在哭,你去幫助幫助他。他說:我不去。你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去不去?他說:不去。這又是個僵局。面對這種僵局,當你的堅持達不到目的的時候,不要固執於這個堅持,滯留於這個堅持,最後以和孩子鬧僵,訓斥孩子為結束。這樣不好。
你不去,爸爸去,或媽媽去,你等我一會兒,或者你幫我拿東西,我去。回來以後你對他說:我去幫助小朋友,你幫我拿了東西,咱們一起幫助了小朋友,沒有你幫助我,我也幫助不了他。這個感覺挺好,這也叫解決矛盾的方式方法。要跳出一個僵局的邏輯,別開生面,想出新思路。
當孩子因為某種傾向而不接受大人對立的傾向,與大人表現出衝突的時候,只要這個衝突不是個根本的道德問題,都可以用別開生面的方法來解決。而當孩子接受了你的新解決方法,要及時地欣賞和誇獎。
別開生面法是思維技術的高超表現
別開生面是跳出非此即彼的生硬的對立僵局,解決各種複雜問題──外交的也好,工作上的矛盾也好──一個特別重要的藝術。推而廣之,可以用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做生意的人,搞外交的人,搞經濟的人,都可以找到這種方法。
很多思維難題、科學難題、哲學難題、藝術難題,有時都需要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別開生面的方法根本不只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更是思維技術最高超的表現形式。
家長因為不懂得這個方法,往往就會和孩子形成僵局,這個僵局等於死局,這個死局最後以家長訓斥孩子,以雙方共同的失敗而告終。孩子沒能唸作文是一種失敗,家長沒能讓孩子唸作文,也是一種失敗。孩子是人生的失敗,家長是教育的失敗。
如果一談判,最終形成僵局,沒有談判成,雙方都是失敗。本來是要和平,最後打起來。你在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這個方法不行,換個方法也不行,兩個方法都不行,死死地僵在那兒,沒有解決問題。這就是死局,僵局。
超越問題,才能隨機應變
解決死局和僵局,使局面變活,這是個高度的哲學問題,高度的生活藝術。用古人的話講,就是禪的真理。現在社會上流傳的許多禪書都是書面文章,真正的禪是什麼呢?我讓孩子唸作文的方法,就叫禪。
禪就叫跳出自我邏輯,隨機應變。否則,我提個問題你就回答不了:你是願意當小偷,還是願意當強盜?二者必居其一。你怎麼回答?你兩個都不願意當,所以沒法回答。這叫死局,叫僵局。你跳出這個僵局,就有一萬種回答問題的方式。其中有一個方式就是,我覺得你提的這個問題毫無意義,這是一種回答。還有一種回答,我不知道你提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什麼?可是你要陷在他設定的問題中,你就沒有正確結論。
許多思維的錯誤就在於社會生活、周邊人物給你提出了一個問題之後,你就套在問題裡面,而不知道超越它,問一問這個問題本身是什麼意思?
禪宗有一個公案,一個禪師懸在樹上,樹很高很高,他手裡拿著東西,只好用嘴咬住樹枝,才能不掉下來。這時候底下有一個人問:“佛祖西來,旨意如何?”對這個問題,禪師不能不回答,要不他就不是禪師。可是如果他回答,嘴一張開,肯定會從樹上摔下來。
如果這個問題要你回答,你怎麼辦?又是一個死局。你如果陷入這個問題,不回答這個問題,就不成為禪師;回答問題又要掉下來。要麼我寧肯不回答,要麼我寧肯掉下來。這兩種思維方式,一個代表前面舉例的那個孩子,我就不念,一個代表家長,你就得念。當別人問你這個問題的時候,你也許這樣回答:我想知道這個禪師上樹之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