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2/4 頁)
把額頭上的汗珠,繼續往攻來山方向奔逃。
突然,前面人影瞳瞳。
五騎駿馬整整齊齊的擋在大道上,封住了他的去路。
五把連弩整齊的瞄準了他,殺氣凜冽。
張闓臉色變得煞白,他前幾天見識過連弩的威力,知道自己決計強衝不過去。
“你等是何人?”張闓驚問道。
“大漢陛下近衛,隱龍衛。”正中一人冷冷的說道。
慌亂之下的張闓顫聲說道:“我是袁紹麾下‘金蛇’中人,諸位如能饒得在下性命,定當將金蛇的秘密如實稟告,並竭誠為諸位效力。”
“不必了,血債血償,李威將軍在地下等你。”
十幾枝利箭飛來,張闓瞬間被射成了刺蝟,轟然栽落下馬,就此斃命。
一人縱身過來,在他懷中搜尋了一陣,搜出一塊黃金打鑄的腰牌,腰牌上一條長蛇飛舞,正是“金蛇”的信物。
**************************************
泰山郡尤來山北麓,曹軍大營。
袁、曹兩軍在尤來山和梁父山一帶激戰已達數月,雙方各有勝負,處於膠著狀態,漫山遍野都是來不及掩埋的屍體。
然而三天前,雙方卻不約而同的停止了攻戰,一連三天未動兵戈。大營中計程車兵處於閒散狀態,有的在修理兵器,有的三五成群的在閒聊。
青州刺史曹操將自己關在中軍大帳之中,已經三天沒有出帳,而且不拒不接見任何將士,只有送酒送飯的貼身侍衛能夠進出。
三天前,一個躲在草叢中僥倖躲過一劫的曹府家將帶來一個晴天霹靂般的訊息:刺史大人的父親曹嵩路上遇害,殺人者乃陶謙部將張闓。
曹操當場就哭得暈了過去。
然後幾名暗靈衛又在徐州通往兗州的路上攔截下陶謙兩名部將,搜出陶謙進獻給漢帝的密奏和裝著曹嵩人頭的錦盒。
信中稱曹操暗中招兵買馬,蓄養實力,心存反心,遲早必反,故斬曹操之父曹嵩之頭以震懾曹操。信上還蓋有徐州刺史的大印。
從現有掌握的情況來看,顯然是陶謙派人於路擊殺了曹嵩。
曹操在大帳中把自己關了三天,帳外的武將和謀士們也議論了三天,有的認為是袁紹在搞的鬼,有的認為陶謙是真兇無疑。
終於第三天傍晚,曹操宣荀彧和郭嘉進賬。
燈火下的曹操,頭髮凌亂,衣衫不整,看起來十分憔悴。
“陶謙狗賊謀殺我父,此仇不共戴天,我欲起兵復仇,不知兩位意下如何?”曹操嘶啞著聲音問道。
荀彧當即騰身而起,急聲道:“不可,不可!如此則中了袁紹之奸計。老太尉早已退位,手無兵權,陶謙殺之何益?就算要動手何必在徐州境內動手,既要動手為何還派張闓保護,再讓張闓動手?如今主公與陛下兩面夾擊袁紹,此時動手戕害老太尉對陛下何益?而且陶謙還敢將老太尉的人頭送給陛下,而且偏偏就被暗靈衛截住了?此必袁紹的一石二鳥之計也,主公切切不可上當。”
曹操臉色一沉,眼中露出怒色,轉頭朝郭嘉問道:“不知奉孝意下如何?”
郭嘉沉吟半響,緩緩的說道:“如今袁軍依仗梁父山和八公山為屏障,阻擋我軍已達數月,空耗了主公許多錢糧,白白折了許多將士,即便陛下攻下白馬河延津,席捲整個兗州,主公也最多隻得半個泰山郡。袁紹四世三公,又被西漢之君封為魏王,且坐擁兩州之地,其勢不可小覷,而徐州陶謙,老邁之朽木,時日已無多,今又殺老太尉之仇,此時不取徐州,恐為他人趁之。故主公進攻徐州之計,誠然大妙,只不過暗靈衛那幾人,還須除掉才是。”
荀彧氣得直打哆嗦,指著郭嘉罵道:“你明知此是袁紹之計,那幾個暗靈衛當是‘金蛇’中人,仍鼓動主公攻打徐州,犯上作亂,其心可誅!”
郭嘉冷冷的笑道:“郭嘉與文若雖同為主公效力,但郭嘉以主公之心腹自居,而文若以漢臣自居,此乃郭某與文若之差異也!”
荀彧臉色大變,眼中神色一閃,不再說話。
曹操淡淡的笑道:“我等皆為漢臣,兩位不必爭執和內訌,只是復仇不共戴天,那陶謙欺我太甚,曹某咽不下這口氣,不得不攻,否則曹某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
郭嘉大笑道:“主公英明!”
荀彧眼珠子轉了轉,也恭聲道:“主公英明。”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