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頁)
終究寡不敵眾,被五六杆長槍齊齊刺入身體。
他大吼一聲,拼盡最後的力氣將手中的長劍激射向一名騎兵,那名騎兵沒想到他臨死之前還會發威,措不及防之下被長劍射中胸膛,大叫一聲跌落於馬下。
只聽刺中他身體的五六名騎兵齊聲呼喝,六杆長槍齊齊舉起,將他撐在空中,再狠狠的摔落在前方的地面上。
十數騎縱蹄奔來,從他的身體上滾滾碾過。
……
五匹快馬從東安城方向飛馬奔來,急停在路上一具屍身旁。
“是李威!”
五人紛紛下了馬,恭恭敬敬的朝著李威的屍身拜了三拜。
其中一人將李威的屍身抱上馬,又繼續朝前方飛奔而去。
一輛馬車停在路邊,兩匹駿馬也被射死在地。
一具無頭屍身和一個肥胖的女屍緊緊的擁抱在一起,至死也不分開。
五人下了馬,四處細細的搜尋了一番,突然一人站在車廂口驚怒道:“是張闓!”(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八章 怒攻徐州
徐州東莞境內的官道上,馬蹄聲聲,車輪滾滾。
一隊全副武裝的軍士押著近百輛馬車,帶動著滾滾的塵土,由徐州東莞地界開往泰山郡蓋縣。
這些軍士約五百餘人,身上個個殘留著血跡,似乎剛剛從沙場征戰回來。那近百輛馬車在官道上壓出一條條深深的印痕,顯然車中物品分量不輕。
領頭的是一個身著明光鎧的將領,只見他手提梨花槍,騎一匹棗紅色的駿馬,不時的回頭往身後的馬車望去,眼中充滿喜色。
此人正是徐州刺史陶謙的部將張闓,他的真實身份是袁紹麾下的間諜組織——“金蛇”中的第七號人物。此次正是他奉沮授之命於路殺死曹嵩,再嫁禍給陶謙,意圖挑起曹、陶兩人的大戰,以解兗州之圍。這就是沮授的一石二鳥之計。
曹嵩的人頭已交由“金蛇”其他人員去便宜從事,他如今要做的就是率著這些部曲開往泰山郡蓋縣地界,那裡是袁紹的地盤。這些人不容一個走失,以防洩露,若不是五百部曲人數太多了,估計早就全部滅口了。
東莞城郊到蓋縣原本並不是很遠,若是一路急行只需三天時間就能到達,可是張闓捨不得這百餘輛曹嵩的家產,所以五百人押著百餘輛滿載的大車,已經走了五天。
遠遠的一座巍峨的山峰出現在地平線上。
一個探子飛馬來報:“報~張將軍,前方是公來山。過了公來山就是蓋縣地界。”
張闓滿意的點了點頭,望著前方公來山餘脈的一個小山谷笑道:“到前面山谷休憩半個時辰再走。”
這是個無名小山谷,寬不過六七米。長不過百米,剛好湊合著容納這數百士兵和百輛大車。
一隊人馬全部開入山谷,就地休息,一個個東倒西歪的坐在地上。
張闓剛剛找了處乾淨的地方坐下,幾個百夫長就湊了過來,有的遞上酒葫蘆,有的遞上乾糧。抓住機會討好諂媚。
“張將軍,我們兄弟幾個是跟定你了,到了魏王那邊。可要幫我們兄弟多多美言幾句,這次行動我們兄弟可是出了大力的。”
袁紹四世三公,被劉辯封為魏王,如今坐擁兩州之地。而且風華正茂。比起年近七十的老邁陶謙自是更有吸引力。
張闓笑了笑,假意用好話安撫他們。其實他心中知道,那些普通計程車兵活命是不會有問題,但是這幾個百夫長肯定是要滅口的。
咻咻咻!
漫天的箭雨朝山谷之內傾瀉而來,那些坐在地上計程車兵尚未反應過來就被射倒一片。隨即山坡上傳來震天的喊殺聲,兩邊山坡上突然湧出黑壓壓的一片士兵。
“殺啊,捉拿叛賊張闓者,賞錢百萬。官升三級!”
“活捉張闓,剿殺叛賊!”
……
從山坡上縱馬衝下一員威風凜凜的將領。手持著大刀,往張闓的棲息地殺來。
“是曹宏!”
張闓大驚失色,知道事情已經洩露,也顧不得其他人了,提起長槍飛身躍上自己的馬匹,單騎倉皇朝前面奔逃。
山谷狹隘,又有百餘輛馬車擋住,谷內計程車兵亂成一片將整座山谷堵塞起來。
張闓又驚又急,挺起長槍瘋狂的刺殺擋路計程車兵,殺得那些士兵慘叫連天,紛紛讓出一條路來。
張闓一路衝殺而去,很快殺出重圍,將部曲和追兵甩在後面。他吁了一口氣,擦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