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2/4 頁)
,更不知道大夫人自私的想法。
如果她知道了,絕不是漠視鄭氏這麼簡單。
這邊,鄭氏已經下了馬車,她也看到了大公主的車架。
大公主的車很好認,她是一品大公主,乘坐的是與皇太子同級的四望車,青油纁,朱裡通幰,朱絲絡網。
車外,則是大公主規制的步障,即車架左右各兩具行障,每具行障中間挑著障竿,長八尺、高六尺,表面用紅羅,裡子是硃色,整幅羅障繪滿團圖案,兩邊長帶飄垂,大老遠就能看到。
鄭氏剛要緊走幾步上前給大公主請安,不想,大公主卻似沒看到她一般,帶著兩個兒媳浩浩蕩蕩的進了皇城。
險些討了個沒趣,鄭氏愈加氣結,手裡的帕子險些擰成了麻花。
進了兩儀殿,鄭氏的火氣還沒有消,故意躲著大公主,即使見了面,也只是淡淡的行了禮,更沒有將蕭南正在生產的事告訴大公主。
不多會兒,皇后到了,諸命婦齊齊行禮。
跪坐在正堂單榻上,皇后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說了幾句場面話,便開始跟親近的人說起了家常。
第一個被問詢的自然是最受寵的長樂公主。
“麗質,你今兒怎麼不把兩個小郎君帶來,本宮甚是想念那對活潑的小孫孫呢。”
皇后看向大公主的目光非常慈愛,心裡也是感慨萬分,麗質終於擺脫了早亡的命運,如今有女又有子,日後的生活也將更加美滿。
大公主在父母面前永遠是最輕鬆的,她微微一笑,道:“阿孃還說呢,兩個臭小子昨兒聽爆竹上了癮,鬧著家裡的奴婢又是燃火把,又是點爆竹,足足鬧了一夜,天亮才入睡,這會兒呀,他們正打著小呼嚕睡大覺呢。”
皇后聽大公主說得有趣,也忍不住輕笑出聲,接著,她又想起了許久未見的蕭南,繼續問道:“喬木呢,怎不見她來?”
大公主忙回道:“喬木快臨盆了,太醫說預產期就是這幾日呢。”
一邊說著,大公主扭頭看向大夫人,似乎在詢問大夫人蕭南的近況。
大夫人心裡咯噔一下,她沒想到皇后有這麼多女兒外孫女,竟獨獨惦記著蕭南,她想裝著沒看到大公主的眼神,但大公主的目光越來越熾烈,她根本就躲不過,只得出列:“臣妾有事回稟……今晨丑時(凌晨1:00—3:00左右)襄城郡主發動了,臣妾出門前,郡主還在生產……”
PS:一更,求推薦,求訂閱,各種求啦,(*^__^*) 嘻嘻……。
第073章 長生(二更)
鄭氏話音未落,在場諸人臉色各異,看向鄭氏的目光也多了幾分探究、幾分戲謔。
大公主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她剛才與鄭氏打招呼的時候,寒暄的話都說了好幾句,結果她卻隻字不提喬木生產的事兒,被自己逼得躲不過了,才吞吞吐吐的說出來。
鄭氏、鄭氏欺人太甚。
緊跟著大公主的兩個兒媳婦,大娘子袁氏和三娘子柳氏也氣得不輕。
袁氏是世子夫人,多少要顧忌規矩,並不敢在公共場合說過激的話。
柳氏是小兒媳婦兒,年紀小,沒有襲爵的顧慮,平日在公主府都比較隨意,再加之她的夫君蕭卓與蕭南的年紀相仿,平日裡也比較親近,如今見鄭氏這般漠視她家小姑子,婆婆和大嫂也被氣得夠嗆,她便站出來,冷笑著對鄭氏行了個福禮,嘲諷道——
“都說滎陽鄭氏最重規矩,之前兒未曾體味,今日一見崔郡夫人所言所行,滎陽鄭氏果然名不虛傳。為了進宮朝賀,家中諸事都可放下,即便產婦臨盆也不在意,果然是規矩人家,兒傾慕萬分!”
說著,柳氏又是深深一禮,只把鄭氏憋得老臉通紅。
雙唇囁嚅幾下,鄭氏分辯道:“大公主和兩位娘子勿怪,我崔家分了三堂,每個堂口平日各自生活……榮壽堂有吾家老夫人坐鎮,襄城郡主定會無礙。”
“哦?那就借崔夫人吉言了。”
大公主的雙手緊握,手背上的青筋迭起,但臉上依然掛著和煦的微笑。只是那笑意浮在了面兒上,讓人一看便覺心冷。
皇后見此情況,對鄭氏也有些不滿。
誠然,一如大夫人說言。崔幼伯蕭南已經過繼到了榮壽堂,與大夫人在宗法上沒有了關係,但法不外乎人情。蕭南畢竟給大夫人做了兩年的兒媳婦,還給她生了孫女,就算看在兒子、孫女的份兒上,大夫人也不該對蕭南如此冷漠呀。
眾人也都紛紛搖頭,這鄭氏,果然不聰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