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即便是不把前兒媳婦放在眼裡。也別當著人家孃家的面表露出來呀。
如今為了推脫責任,更是說出了兒子已經過繼、前兒媳婦與她毫無關係的話來,嘖嘖,她當眾這麼一說,他日再想用崔幼伯親生母親的身份壓制蕭南。可就難咯。
皇后看到眾命婦議論紛紛,自家女兒又氣得身體顫抖的樣子,便知道今日朝賀的氣氛已經破壞了,再讓眾人呆下去,只會讓場面更尷尬。
轉移話題說了些家常話,皇后便下令散場。
諸位命婦紛紛行禮,而後魚貫退出。非…凡 喵~ >▽< 整理
大殿上,唯有大公主婆媳,大夫人婆媳。以及堂上的皇后。
大公主見現場已經清理乾淨,正要開口朝鄭氏發難,忽然外面有人稟報,說是公主府的內侍又要事尋大公主。
皇后一擺手,將那內侍宣上殿來。
來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太監,進門便跪下給皇后行禮。
皇后道:“起來吧。公主就在這裡,你有何事回稟?可是關於襄城郡主?”
大公主進宮參加朝賀,也算是大事,公主府有什麼事,還有在家養胎兼看家的二娘子李氏處理。除非是李氏處理不了的大事,比如蕭南生產。
內侍見大公主也是一臉焦急,忙回道:“啟稟皇后殿下,啟稟大公主,崔家剛剛派人來通知,說襄城郡主已於午時(11:00—13:00)產下一子。”
“喬木呢?”
“孩子好不好?”
大公主和鄭氏幾乎是同時發問,只是問的內容截然不同。
此刻,大公主惦記著女兒,暫時顧不得跟鄭氏計較。
內侍抹了把汗,回道:“回大公主,襄城郡主母子均安。”
“呼~~”
大公主長長的舒了口氣,用手拍著胸脯,連聲道:“那就好,那就好,喬木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另一邊的鄭氏,也是雙手合十,嘴裡嘀嘀咕咕:“佛祖保佑,八郎終於有嫡子了,祖宗保佑呀……”
皇后也很高興,大過年的,再賢惠聖德的女人也不想聽到噩耗,她笑著說道:“呵呵,我就說喬木這孩子有福氣,大年初一產下嫡子,果然是喜上加喜的吉兆。來人,賜襄城郡主珍珠一斗、高麗細棉十匹、‘金事件’一匣、御製金銀器各六套……”
“兒替喬木謝阿孃賞賜。”
東西不在多珍貴,關鍵是誰送的,皇后賞賜的物件兒,哪怕是最小的‘金事件’,那也是極大的恩賞。
所謂‘金事件’,就是用金子打造的小裁刀、錐子、穵耳、挑牙、修指甲刀、剉指、剔指刀、發刷、鑷子、訊息子(挖耳的一種工具)等十件小東西,一套則是指用金質的圓圈將這些小物件兒穿起來。
可以說,‘金事件’是後世金三件、銀三件的前身。
而這種小東西,一般是長輩送給晚輩的小玩意兒。
皇后是蕭南的外祖母,送她這個倒也合適。
一個時辰後,皇后的賞賜便送到了崔家。
這會兒,蕭南生完了孩子,已經昏昏睡去。
崔家守候的兩位太醫,在生產過程中沒有起到作用,如今郡主‘昏厥’了,總算有了他們的用武之地。
隔著帳子診了脈,兩位太醫對崔幼伯一通拽文,病理醫理說了一大堆,充分表現了他們有多專業後,這才給蕭南開了調理的方子。
崔幼伯大悲大喜之後,整個人正在興奮當中,也就沒有在意兩個太醫的言行,接了方子仔細看了一番,確定無誤後,便命人將兩位太醫送回家,當然還有大筆的診金、謝禮附送。
至於救命的劉一針。更是被崔幼伯當恩人一樣敬著,除了正常的診金和謝禮,他又送給劉一針一本崔家珍藏的上秦醫書,只把劉一針喜得什麼似得。抱著醫書便火速離開了崔家,一副唯恐崔幼伯反悔的樣子。
送走了太醫,崔蘅也派管事娘子來招呼穩婆和醫女。又是金子又是謝禮,差點兒晃花了四人的眼,兩個穩婆加兩個醫女也歡快的離開了崔家。
把閒雜人等都打發出去了,老夫人和崔幼伯才小心的抱來剛出生的小傢伙。
小襁褓一上手,崔幼伯才發現,穩婆剛才並沒有誇張,他這個兒子還這是個胖傢伙。嘖嘖,足足有六斤八兩(唐時十六兩為一斤),個頭也比普通的孩子大(簡直是崔令平的兩倍)。非…凡 喵~ >▽< 整理
“小傢伙的個頭真不小,喬木這次受苦了。”
老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