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2/4 頁)
呢。”
崔幼伯停住腳步,雙手撐著書案,雙眼無意識的盯著幾卷攤放著的地方誌和蒲州輿圖,沉思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的點了點頭,“好,明日咱們就去鹽湖。”
次日,崔幼伯與鄭勤輕車簡從的奔赴瞭解縣的鹽湖。
到了目的地,一股濃濃的鹹味兒撲面而來,望著銀光粼粼的湖面,以及鹽湖四周大大小小整齊的鹽田,崔幼伯才發覺,他之前對那幾位郎君說的話有多麼的蒼白無力。
換做他,守著這樣巨大的鹽湖,擁有數塊甚至十數塊上好的鹽田,他也不會為了些虛無縹緲的‘許諾’而放棄這些。
這哪裡是鹽田呀,分明就是一顆顆搖不盡的搖錢樹呀。
鄭勤遊歷了不少地方,但似眼前這般大的鹽湖,他還是第一次得見,這狹長的湖水,足足有兩百頃。更妙的,不是這鹽湖的面積大,而是它狹長的形狀,極方便在四周開闢鹽田。
而解縣當地的人們也充分了利用了這一點,瞧面前這大大小小的或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鹽田,鄭勤不由得讚一聲:妙極!
兩人立在湖邊靜靜的呆了好一會兒,崔幼伯長長舒了口氣,扭頭問鄭勤:“齊光,看了這鹽湖,你有何主意?”他們是來整合鹽務的,此刻並不是讚歎、感慨的時間。
鄭勤沉默的看著因冬日而寂寥的鹽湖,思忖良久,問道:“肅純,你可知這鹽湖屬於官府還是私人?”
這個問題好回答,崔幼伯想都沒想就說道:“按照法律,名山、大川、湖澤等地,不得恩封、不得買賣。這鹽湖是解縣的名湖,依律應屬於當地官府。”
就算縣令違例將鹽湖賣了出去,崔幼伯也能正大光明的拿回來。
鄭勤掃了崔幼伯一眼,似是提醒的嘆道:“這便好,呵呵,鹽湖屬於官府,他們要從此引取滷水,理當課稅呀。”
崔幼伯聞言,心下一動,似是有個念頭要破壁而出,他緩緩圍著湖邊踱了幾步,最後用力以拳擊掌,大笑道:“多謝齊光兄,我、我有辦法了。”
崔幼伯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釜底抽――你們開墾鹽田不就是為了曬鹽嘛,我直接掐了你的水源,看你拿什麼做滷水引入鹽田?
於是,崔幼伯直接找上當地的駐軍,派兵將鹽湖圍了起來,不許任何人在湖邊開鑿水道引水。
這個法子雖直接,卻多少有些損,至少在那些世家看來,崔郎行此小計未免太下作了些:朝廷明明不限制百姓曬鹽、賣鹽,別人能引鹽水入田,我們為何不能?難道世家就該被人算計?
有了這個糟心事,解縣的許多人家過年都過得不舒服,原本該燈火輝煌、炮竹連連的除夕之夜,硬是冷清得有些心酸。
而崔幼伯這個始作俑者,則成了眾人唾罵的物件,尤其是那些世家們,大過年的把崔幼伯的祖宗十八代挨個問候了一遍。
崔幼伯知道了,卻並不生氣,在他想來,只要能順利完成太子的命令,他被人罵罵又如何?再說了,阿婆曾經說過,不被人嫉恨怒罵的是庸才。
他來蒲州前就想過了,整合鹽務,說穿了就是從世家、富戶手裡搶錢,原就是個討罵的差事。
蕭南看了甲衛的彙報,笑了一會兒後,忍不住搖搖頭,嘆道:“這個法子看似有用,卻未必真的見效。”
她篤定,此計十有八九不會成功。
蕭南的這番話,遠在解縣的崔幼伯自是聽不到,不過,他很快就發覺,他的這個絕世良策,竟然絲毫不能挾制諸世家,更沒能達到他預期的目的……
☆、第084章 醒悟(一)
第084章醒悟(一)
除夕。
榮壽堂的中庭、正堂和葳蕤院前的庭院裡都燃起了一堆堆的火堆,而將幾座宅院連線起來的直欞窗遊廊上,每隔三五步就懸掛著一個紅彤彤的燈籠,遠遠望去,點點火紅閃爍在悠長的遊廊上,分外的喜慶、明亮。
噼噼啵啵的松木燃燒聲,整個榮壽堂被火光、燭光、燈光映照得彷如白晝。
正堂前的院子裡,碩大的銅鼎下已經燃起了旺盛的火堆,鼎內濃香的湯汁翻滾開來,守在一旁的壯碩廚娘,將崔氏秘製香料包丟入銅鼎裡,不多會兒,一股勾人的奇特香味漸漸在院子裡飄散開,聞到的奴婢們都忍不住的吸吸鼻子、暗自吞吞口水。
銅鼎旁,早已準備妥當的廚娘們,身著單薄的衣衫,腳不沾地的在院子裡忙碌著,她們將收拾乾淨的整隻羊、小豕穿好,然後加上火堆。用不多時,羊、小豕的表皮便冒出了一層層的油,一滴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