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1/4 頁)
劉耗子道:“去了。只怕都已回來了。”
竇向東露出些許笑意,道:“叫他抽空多跑兩回,自己走不開,就派人去。母老虎既然敢厚著臉皮用王洪,我們就攪混她西線的水。省的她翅膀硬了,心也跟著大了,今日與鄂州王眉來眼去,明日與潯陽公勾勾搭搭。她要做生意隨她去做,使人與趙猛接洽,他定做的衣裳只能走我們家的水運。他的人敢踏進蒼梧一步,我叫他有來無回。”
劉耗子問:“若是他便不肯要太太的衣裳了呢?”
竇向東冷笑一聲:“那就別要。竇家幾萬人的衣裳鋪蓋,你們二太太還未必做的過來,她也不會惱。”真當相互試探、你進我退的手段,只有她管平波會使不成?
第146章 設廠
第98章 設廠
機械廠加班加點,終於在二月底湊夠了一百二十臺縫紉機。對此結果, 管平波真心有點肝疼。她設計的縫紉機的確好用, 然則零件的精度要求有點超越時代。
虎賁軍的工坊的八級技工太稀缺, 培養技工又變成當務之急。否則日後的武器生產, 定然也跟不上。如今戰兵用的且是藤甲。現是農民起義階段, 打打流寇山頭,鴛鴦陣就夠使了。然則將來的敵人只會越來越強,不提兇猛的姜戎, 便是農民軍,彼此殺個七八年, 養蠱也養出高手了。
從漢朝起, 弩就能輕易射穿皮甲。藤甲還不夠給人玩的。尤其是漢弩歷經千年,不提工藝改良, 積攢下來的匠人數目便蔚為可觀。穿越不能包治百病, 趕緊把工匠梯隊建起來是正經。
武備司、研究院與軍醫院皆不屬於後勤,而由管平波直管。機械廠就隸屬於研究院的工科下。重視各色人才一直是虎賁軍的既定方針。
仗著穿越, 管平波為他們提供了許多正確的技術思路, 但想要真的把東西做出來,就不是管平波能控制的了。只得一面催教育司選拔人才, 一面上天入地的高薪聘請工匠。
不管怎樣, 一百二十臺縫紉機,也夠開工了。竇宏朗早在潭州靠江的地方尋了處極大的空地, 蓋起了廠房,只等縫紉機到位。
潭州畢竟是主力, 分得縫紉機九十臺,下剩三十臺逆水而上,發往石竹。縫紉機尚在不斷的生產,竇家的棉麻布料亦緩緩往潭州集中。與此同時,因虎賁軍一直在緩慢擴張,後勤處的製衣廠負荷已到極限,不獨縫紉機不夠使,周圍閒散的人工亦被吸納殆盡。
畢竟農業為本,滅豪強後廣袤的土地需要人耕種,不可能無限的招募民工。戰國時期就有以高價誘惑別國一門心思搞手工生產,而後拿糧食價格懟死人的慘重案例。在此時的生產力之下,以農為本的策略絕不能動搖。
因此雪雁又主持在梁州與梅州同時設廠,專職生產民用成衣,把婦女從一針一線替全家做衣裳的沉重勞動中解放出來,好去輔助農業生產或進廠打工。
成衣細分了兩類市場。一類針對廣大老百姓,以麻布為主,物美價廉薄利多銷;一類則針對家境小康有一定審美能力的富農小商戶,以色彩斑斕的棉布為主。只不過民用的不那麼著急,一律用的是簡單易造的手搖縫紉機。
此物如今民間就可生產,雪雁只需往巴州山寨手搖縫紉機廠批次下訂單即可。當然,棉布成衣本身也是主要銷往巴州。畢竟在竇家的大本營內,百姓日子尚可,方有能力消費棉布襖裙。
管平波的地盤上,且得再等上兩年,大家夥才捨得使棉布呢。設廠於梁梅二州,首先是自己的地盤行事方便,其次就是窮地方人工足夠便宜了。
把練兵交給譚元洲與孔彰,管平波趕在農忙之前,把飛水全境的村莊都視察了一遍。確保自家地盤的水利工程完備、保障農業生產。
有她帶頭,各地各級的負責人紛紛效仿。就算是做個樣子,也聊勝於無。三月初,農忙正式開始。虎賁軍不獨要種自己的地,稍有空閒,就被陸觀頤帶頭去幫扶百姓。
又有各村寨的民兵幾乎累到虛脫。民兵,顧名思義,就是原本村子裡的居民組成的村級防衛機構。他們自然是有土地的,雖然分得的地不多,蓋不住為了爭先進分子入戰兵營,搶著去給老弱病殘種地。虎賁軍治下的兩個州,入眼皆是熱火朝天的景象,與別處的千里荒野相比,幾乎可稱之為盛世安康。
一年到頭,唯有冬季是農閒。插完秧,又要開始種菜,只不過日常勞作,不如插秧時艱辛。插了半個多月秧,虎賁軍的戰兵累的想死的心都有。
管平波大方的連放了三天假,叫他們好生修養。陸觀頤趁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