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頁)
層層選上來,我看現在討論還是過早,十年之後再看吧,”說著王財起身走到窗前,輕輕推開窗門遙望遠方深邃的夜空緩緩道,“就算是在一百年後,全民民主也不過是美好的理想,那個時候尚且如此,今天我真的能做成嗎?未來的事情,也許只有未來才知道。 ”
PS:月票、推薦票、收藏、頂,一個都不能少啊!
第186章:新政
第186章:新政
第186章:新政
做了帝國皇帝之後,王財納妃遠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隆重,幾乎是在悄無聲息之間儲秀宮內就多了一位女主人,但不管怎麼說,洪天姣這位天朝公主終於走進了皇家,角色一轉成了帝國皇帝的皇妃。 早就對洪天姣傾心向往的王財卻沒有迫不及待的去見他的第三位夫人,到不是不想去,實在是因為幾次走到儲秀宮門口都轉了回來,他非常清楚洪天姣之所以嫁給自己十有九成都是迫於無奈,更何況自己與洪秀全的死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再加上洪天姣的未婚夫鍾萬信也是被他親自下令秘秘密處決的,可以說他的手上沾著洪天姣兩位親人的血,每每想到這裡,王財如何還有勇氣去見她?這種事情王財不主動,洪天姣更不會去捅破窗戶紙,結果兩個人就這麼咫尺天涯的冷戰起來。
石達開接受帝國皇帝的御令,以越北總督之職親率119師及西南軍一部二萬人進入越北平叛,派譴石達開的西南軍入越平叛是王財仔細考慮過的,既然石達開能夠放棄西南三省之地歸順朝廷,那他就不擔心這個年輕的總督會佔著越北搞獨立,此外朱衣點、彭大順都是石達開舊部,派別人去說不定他們真的要提兵對抗,但派石達開去,王財就不信他們這些人敢亮傢伙、動刀子。 其實派石達開進入越北並非是貪圖阮朝阮福蒔的那一畝三分地,而是本著禦敵於國門之外地態度。 將法國勢力限制在南越,不但如此,對於英國人在印度那邊的動作,王財也是極有戒心的,派往西藏的勸降的特使送回的訊息顯示,英國人數次在印藏邊界挑起事端,幾個英國人的所謂探險隊居然深入西藏幾十公里才被藏兵攔住。 在王財看來。 西洋各國之中,英國人對華地態度是正反兩手。 一方面希望帝國政府能夠給英國人提供一個穩定的市場,另一方面又不願意看到帝國日漸強盛,最好地辦法就是阻止帝國統一,讓帝國政府始終為內亂頭痛。 這種如意算盤王財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現在的國力只能忍住這口氣以圖將來,只要能夠搶在英國人之前恢復對西藏的控制,那就可以將英國人到處亂伸的爪子縮回去。 從目前來看,西藏的那些喇嘛、土司們對於漢人重新恢復對高原的統治心存疑慮,也許他們聽說了帝國政府正在準備對北疆叛軍用兵,因此頗有觀望之意。
帝**隊的大規模向西調動與戰備物資源源不斷地西運,已經非常明顯的向天下人明示了在關外中俄血戰結束後,帝國下一個用兵方向了,這對於那些在新疆各處稱王稱霸的叛亂政權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原先借著中國內亂。 各路軍閥混戰之機,他們糾集起來趕走朝廷官吏,屠殺當地漢民,這就好比是幾個跳蚤在睡著的老虎身上蹦噠一樣,無非是想抓住機會吸飽肚子,可現在老虎醒來了。 他們就不得不另想出路了,原先對北疆非常熱心的浩罕汗國與俄羅斯帝國這會都閉上了嘴巴,不但沒有兌現出兵助戰承諾,甚至連以往供應不斷的武器都停了,俄羅斯邊防部隊主動關閉了《中俄東北亞條約》中規定的兩國西北邊界,嚴禁任何人向新疆叛軍提供幫助。 更要命的是對於帝國大軍地不斷進逼,北疆叛軍之間也是矛盾重重,有的主張停止抵抗,有的卻要血戰到底,更有甚者還叫囂著一不做二不休。 乾脆建立一個維吾爾族政權。 說什麼與漢人打一場“聖戰”。
他們焦頭爛額的瞎折騰,帝**隊卻在按照即定的策略。 有條不紊的大舉推進,在敦煌整訓了半年地倪守道大軍終於踏上了新疆土地,一舉攻克哈密、鎮西兩廳,隨後兵分兩路,一路過鄯善後直撲吐魯番廳,另一路取奇台後進佔迪化,兩路大軍目標直指盤距在烏魯木齊的妥得麟叛軍。 在北疆各路叛軍中只有妥得麟叛軍是以回部為主,同時也是擋在其他各路叛軍之前的最大阻力,如果能夠一舉消滅妥得麟叛軍,那無疑是個極大的震懾,要是能因此而讓那些維吾爾叛軍看清楚大勢,放下武器歸順朝廷的話,和平統一無疑是王財最想看到的。
邊疆峰火不斷的同時,國內也在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在行政中,首先就是帝國政府授權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行通用紙幣——華元,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