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1/4 頁)
顧明珠心裡卻是複雜,她回憶起了那一日去賢王府看見的吉娜,那副病得脫了形的模樣,實在是看不出是當初嫁入長安時候滿是生機活潑的異域公主,沒想到她這樣快就已經要撒手人寰了。
她低聲應著,看著徐司言進來稟報朝臣求見太后,她悄然退了出去。
岑芸與岑三夫人還在偏殿等著她。
岑芸還是被救了下來,岑侍郎也最終沒有殉國,岑三夫人那一顆已經要撲出來的心終於放回了胸口,只是還不是鬆一口氣的時候,岑芸終究是李念的王妃,差一點被立為皇后,岑家只怕難逃附逆的干係,她不由地又擔心起之後的事來了。
在她乎悲乎喜的時候,顧明珠進了偏殿來。
岑三夫人顧不得還有宮婢在,上前給顧明珠見禮,含淚道:“岑家上下感念郡主大恩,還請郡主受我一禮。”
說著就要拜下去,顧明珠忙拉住她:“夫人這是做什麼,我不曾做過什麼,是芸娘福澤深厚,平安無事便好。”
顧明珠雖然這麼說,岑三夫人卻是知道的,方才在混亂之中,有幾位兵士特意上前護住了岑芸,在亂軍之中救下了她,還有岑侍郎也是被人帶出了叛軍的手中,這一切若是沒有顧明珠的安排,是絕不可能如此順利平安的。
她心裡是真的對顧明珠感激不已,先前因為岑芸對顧明珠的芥蒂,她還擔心顧明珠不會理睬岑家的事,可是顧明珠卻終究還是幫了忙。
顧明珠安撫了她幾句,才走到岑芸跟前坐下了,望著她:“芸娘,你可想明白了?”
岑芸身子一震,一直垂著的頭終於慢慢抬起來,看著顧明珠沉靜如水的目光,心中一痛,片刻之後才說出話來:“你們要如何處置我?”
看著岑芸滿是防備絕望晦暗的臉,顧明珠心裡不是不感慨的,當初那個笑盈盈拉著自己喊著明珠,無憂無慮的善良的岑芸如今怎麼變成了這副模樣,究竟是世事弄人,還是執著自誤。
她嘆了口氣,望了望岑三夫人,才又與岑芸道:“他必然是要按律問罪,岑侍郎拼死抗逆的事娘娘也已經知道了,岑家不會被牽連,只是芸娘……”
她望向岑芸,就算岑家不會獲罪,但岑芸是李念的王妃,李念獲罪被除去宗室籍,她自然也就不能再是王妃,也不能像尋常被休棄和離的婦人那樣大歸回孃家,她必須有個去處,也算是一個交代。
第494章 迷途知返
岑芸臉色茫然,泥雕木塑一般的臉上無喜無悲,望著顧明珠許久,才低聲道:“我聽你們的就是了。”
岑三夫人咬著唇望著女兒,好一會才轉頭與顧明珠道:“若是娘娘恩准,我們送了芸娘回上郡岑氏族裡,那裡有家庵,她也能在裡面清修度日。”
她話說得艱難,實在是心裡不捨,若非不得已,誰願意送女兒去家庵,如此只怕岑芸這一生都無法再像別的女子一般幸福平順地度日了,縱然日後能夠出了家庵,也不過是在族裡清苦度過一輩子了。
顧明珠看著岑芸那已經憔悴到枯槁的臉,心裡也不好過,低聲道:“或許過些時日吧,過些時日能好些……”
待陳留王的事漸漸平息,人們不再記著與他相干的岑芸,再為岑芸選一個可靠的去處,也不用再自苦下去。
岑三夫人再也忍不住哽咽起來,別過臉去抹著淚。
顧明珠陪著她們坐了許久,這才起身出去了,讓她們母女好好說話。
皇后被安置在掖庭一處偏僻的宮殿裡,原本是宮婢們的住所,只是因為她被叛軍關在這裡,又實在是病得太重,無法再送回內宮去,只能暫時安頓在這裡。
顧明珠帶著宮婢進了殿中,才一進門就被那股子陳腐的黴味燻得皺了眉,顧明珠搖了搖頭,進了殿中,殿中的宮婢齊刷刷拜了一地,她擺了擺手:“起來吧,娘娘的身子如何了?”
還不等宮婢回話,她已經看見躺在榻上的皇后,凹陷的眼窩中一雙昏黃的眼,正死死盯著她,看著她到跟前,好一會才張口:“郡主你來了?”
顧明珠輕輕點點頭,上前屈膝行禮:“皇后娘娘。”
看著顧明珠依舊明豔的臉,皇后乾癟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艱難地道:“我已經是將死之人,是不是皇后又能如何,倒是郡主還是光彩如故。”
她忽然凝了神,望著顧明珠,用盡力氣道:“他呢?”
顧明珠有些糊塗,不明白皇后問的是誰,疑惑地望向一旁的宮婢,宮婢不安地挪了挪身子:“娘娘時時記掛著聖人,使了人去打探聖人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