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第3/4 頁)
功法圓滿……
可惜久疏戰陣的呂玲綺在我梅開二度之後便嬌弱不能承受,我只能放棄了自己的計劃。
-
第二天,精神奕奕的我又接到了一條來自西南方的捷報。
“年初時,犍為蠻夷作亂,舊漢益州牧王允重病不起,亂不能壓,”掌管兵部事務的荀攸親自來向我稟報,“漢中兼巴郡太守楊奉趁勢沿江西進,威撫並施地招攬了部分蠻夷,連續攻克了犍為大部分縣城。坐鎮成都的王允在病中遣長子王奇督兵救援,卻被欒晨從廣漢出兵圍了成都。王奇進退不得,軍中將士紛紛逃亡,竟是不戰自潰,主帥王奇支身逃亡,不知所蹤。王允則幾乎同時病發而死,成都官吏遂舉城歸附。”
配合著地圖,我連連點頭:“這成都處於益州郡、廣漢郡、犍為郡三郡的交接之處,而且廣漢和犍為的治所也很靠近邊界,相互之間的出兵確也方便……你剛才說,欒晨是從廣漢出兵南下的?”
“是,”荀攸點頭答道,“去年考慮到平定益州的大局,便臨時讓他掌管廣漢一郡的軍政,這半年來的考核也算稱職;而根據楊奉上報的欒晨在平定巴郡時的戰績,他率領的六千幷州步軍,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戰力也堪稱精銳強兵,所欠缺的……只是軍紀稍差。”
我看著軍報:“看來這個半路參軍的將軍做的還算不錯?”
“是的,欒將軍作戰身先士卒,極其勇猛,而且對於兵法也算精熟,在營級將領中也不多見,”荀攸先給了一個肯定性的評價,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只是聽說……”
我擺手道:“講。”
“是,”他微微躬了躬身,“欒將軍勇武異於常人,傳言其常用兩柄錘斧,總重達到一百餘斤,一身硬功甚至可達刀槍不入的境界……”
我回憶起當時遇到欒晨的情景,笑道:“這應該都是真的。”
荀攸點頭道:“但他常會過於看重個人勇武,忽略他身後計程車卒……可是有血有肉的尋常人,兼又性情略顯焦躁,偶爾遇了難事便喜怒無常,雖然瑕不掩瑜,但若是不加防備,恐怕會誤了大事。”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在大戰前被親信割了腦袋的張三爺。
“公達先生所慮,並非沒有道理,”我對他詳細的說明表示讚賞,“勞煩你以兵部部長的身份,給他寫一封私人信件,提醒他注意此事。”雖然寫信肯定不可能立刻解決欒晨的性格問題,但我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荀攸應了一聲,顯然也不認為一封信能解決問題。
我忽又一笑:“益州已經平定大半,剩下的不過是些蠻夷部落,我再派一名宿將過去,相信當不會再有意外了吧?”
他略微一怔,問道:“敢問……是哪一位將軍?”
我摩挲著下巴上彎曲的汗毛,笑道:“就讓我的岳父呂奉先去吧,再不活動一下筋骨,我怕他要悶出病來啦。”
呂布已經把獨生女都嫁給我了,我對他再無猜忌之心,也終於該放心大膽地讓他去品嚐戰爭的滋味了,雖說益州南部多山,但未必就意味著他的四千騎兵毫無用處——楊奉與欒晨的軍士皆是步卒,未必就不需要四千精銳騎兵配合作戰。
“荀攸斗膽再問一句,”荀攸雙手交疊,低下頭來沉聲道,“呂布身為虎豹飛軍營長,楊奉也曾擔任此職,其二人軍中地位相當,更都是中將軍銜。呂布雖是王上岳丈,早年名聲也遠蓋楊奉;但楊奉這三年間,都督三輔將士連續平定漢中、巴郡、廣漢、益州、犍為五郡及一屬國,戰功遠在呂布之上;又有性烈悍勇的欒晨在側,王上若再派同樣勇猛的呂布前往益州,臣實不知這三位將軍到時候……將如何相處?”
沒想到我的安排被他當場反駁,我也是微微一怔,而後與他探討:“若不派呂布去,其餘營級將領,恐怕更無法勝任吧?”
除了呂布之外,虎豹飛軍的營帳中,秦陣屬於朝臣不放心的傢伙,褚燕則仍處於處罰期,至於夏侯淵、文聘、黃忠等人,無論名望、資歷或是戰績,都無法與呂布相提並論。
“有一人,或可以託付。”沒想到他給出了他認為的選擇。
我又是一怔:“還有誰?”
“龐德龐令明,”荀攸緩緩答道,“龐將軍既是王上心腹之將,又是姻親之臣,其個人既有不同尋常的勇武,也有沉著冷靜之膽略,何況……他在幾年前便作為主將平定了整個益州,在益州本有威望,用來作為益州主管軍事之人,似乎最合適不過。”
我沉思了片刻,最終同意了他提出的人選:“先生考慮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