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蘇27的研製進度!
蘇聯的電子技術,因為島國的投桃報李,將會出現井噴式的提高!在電子技術方面迎頭趕上之後,看美國人怎麼跟蘇聯在軍事上對抗!
“一旦這種雷達研製成功,我們將會裝備我們的戰機,同時同步出口給我們的朋友,未來,我們還可以考慮技術輸出,在莫斯科直接生產這些雷達。”大橋榮太郎說道。
這幾乎是肯定的,畢竟這款雷達的研發,就有一部分是蘇聯的人員,研發成功,蘇聯也就會同步地掌握技術,只是蘇聯國內的加工水平不足,如果在蘇聯國內生產,那就需要引進機械加工裝置了。到時候怎麼去成本核算,利潤什麼的,就不是安德烈能操心的了。
而且,蘇維埃的未來戰機,雷達系統絕對不能靠島國的工廠,萬一島國人留什麼壞心眼,到時候會坑了蘇聯航空兵的。
“三菱重工在相控陣雷達的研製上,也相當先進,他們正在攻克主動相控陣雷達的T/R元件的難關。”格里申說道:“我們也加入進來,爭取早日研製出更先進的主動相控陣雷達來。”
雖然蘇聯已經有了機載的相控陣雷達,但是那是靠鐵氧體移相器的被動相控陣雷達,新式的主動相控陣雷達,才是未來的方向!在這方面,島國有技術的前瞻性,在蘇聯專家的配合下,共同攻克技術難關。
“我們出了對雷達的研製在孜孜不倦地進行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團隊,在研究F15戰機的發動機。”大橋榮太郎說道:“只是,F15的發動機現在也不成熟,面臨太多的問題,上次就是因為發動機故障,導致了美國飛機大面積的停飛。”
發動機!其實,蘇聯對發動機的追求,沒有航電這麼迫切,因為蘇聯在發動機研製方面並不落伍,但是,蘇聯發動機的技術還是有缺陷的,比如使用壽命,就遠遠地達不到西方的水平。研究西方的發動機,對蘇聯掌握更前沿的發動機技術,還是有幫助的。
就是F100發動機,現在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可靠性的問題,上次如果不是因為F15大面積的停飛,美國人絕對沒那麼容易認輸!
等等,發動機,航電,這些技術如果島國人都攻克了,還有剩下的一個機體,那就意味著島國擁有自主研製和生產戰機的能力了?想到這裡,安德烈頓時心中一警。
雖然現在要利用島國的技術,但是,絕對不能將島國培養成一個軍事大國了!
“我們還有一個新的計劃。”就在這時,大橋榮太郎說道:“本來我們自衛隊的下一代的戰機是F15,但是現在,恐怕是要計劃泡湯了,我們需要一款新的戰機,來應對未來的衝突。”(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五章出口米格23和米格25
三菱重工是島國的重要軍工企業,雖然在後世,生產的武器裝備,數量很少,而且價格昂貴,這些都是因為法規限制造成的,島國作為戰敗國,只允許擁有自衛的能力,自衛隊的規模有限,同時,生產的武器只能自用,又不能出口,當然會導致成本飆升,其實,如果三菱重工開足馬力生產的話,武器裝備就跟下餃子一樣,可以快速地從生產線上下來,同時,大量生產,成本也可以降下來。
現在,雖然島國已經開始由gcd執政,政治立場也是傾向於蘇聯的,但是,依舊要對這個國家保持警惕,當初怎麼趕走美國人的,可能會有同樣的下場落在蘇聯身上,這一點不能不防。
不過,撇開島國人,蘇聯人自己研究,又是不現實的,畢竟,先進的技術在島國人手裡,比如那平板縫隙雷達,蘇聯工程師即使是知道原理,也無法實現,沒有加工能力!而島國人卻有。再比如,那些處理器等電子電路,島國工程師設計起來,自然是更輕車熟路,可以說,現在是蘇聯的工程師在向島國學習,沒有了老師,是不行的。
“F15?”聽到大橋榮太郎的話,安德烈眉毛一上揚,非常鄙視地說道:“F15算什麼?最近幾年來,我們的米格25戰機,不是一直都在壓著美國的空軍打嗎?而且,現在我們的米格23,在近距格鬥中,不是也擊落了若干架的F15嗎?這種戰機的效能,遠遠不如我們米格23和米格25。島國的航空自衛隊,可以考慮裝備我們的這兩種戰機,怎麼樣?其中,米格23甚至可以授權在三菱重工生產。”
後世,米格25的神話早就破滅了,海灣戰爭中,米格25更是被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吊打,其實,在別連科叛逃,這架戰機被發現是不鏽鋼戰機之後,光環就褪去了。而現在,米格25依舊是高懸在西方世界頭頂上的一柄利劍!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