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所利用。這種‘別有用心的人’在野便是張角一流的異端邪教,如果在朝的話……那便會藉著瘟疫流行的當口來職責聖上和大臣在某件事上的失德,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王靜輝清楚的記得歷史上曾經就有人藉著汴都開封被雨澇災害所侵的機會,向英宗趙曙和韓琦等“皇考派”發難,這給當時還處於濮議下風的“皇考派”帶來了極大的麻煩。雖然現在歷史上持續十八個月的濮議爭論已經提前被“皇考派”們給擺平了,但如果八月的雨澇災害如期而至的話,那“皇伯派”的支持者也會藉著“天意”的名頭來小小的折磨一下英宗趙曙和韓琦。如果再加上瘟疫流行,那對於那些殘留的反對派們來說就更加美妙了,所以王靜輝在說給韓琦聽的話中有意無意的透露一個資訊:你和趙曙趕快努力吧,如果真的有瘟疫發生的話,那還可以依靠防疫體系將瘟疫的規模控制到一個可以忍受的範圍內,不然的話,你就準備接受御史臺老大們的彈劾奏章吧! 而此時的韓琦和歐陽修,他們兩個人一個是宰輔,另一個是參政知事,看了王靜輝這篇策論後,就沒有王靜輝那麼輕鬆了,別的不說,他們可是這次濮議爭論中的關鍵人物,如果真的如王靜輝所說在這個濮議初定的當口不巧有瘟疫爆發的話,那所有的摺子都會衝他們兩人去的,到時候處理不當難免要落個去職的下場。 宰輔韓琦說道:“嗯,改之這篇策論論證嚴密,寫得好!我會再寫一道奏章上書聖上,請求加快城市防疫體系的建設!” 王靜輝說道:“韓相明鑑,其實第一次在汴都開封這樣天下第一城中構建城市防疫體系確實所遇到的問題多,而且實行的時候也是困難重重,不過同樣也算是一個樣板,搶在今年雨季來臨前先建成一個可以運轉的防疫體系,也會積累不少經驗,以後在整個大宋國土上擴大推行的時候,也好有個參照。” 宰輔韓琦還是看著王靜輝給他的策論,有些緊鎖眉頭,不過他還沒有忘記提出其他問題:“改之,下面的官員反映說很多郎中在讀了你的《瘟疫》一書後,對其中的一些內容感到非常不解,最大的疑問便是你在書中所提到的:瘟疫是由一些人眼看不見的小蟲子所引起的,這和前代名醫著作中有很大的差別……” 王靜輝請韓相讓管家把他帶來的禮物送上來,很快韓琦管家就帶著一個小包裹來到書房,王靜輝開啟包裹,裡面裝的便是一套玻璃茶具。這套玻璃茶具可不是市面上能夠買到的,其透明度幾乎與王靜輝賣給蕭遠封那隻幾乎不相上下,由於王靜輝和徐氏定下的策略便是走高階路線,而不是擴大生產進入普及,所以就是旁邊的韓琦和歐陽修看到這樣的茶具,也對其不禁心動。 王靜輝將將桌上的溫水倒進杯中少許,然後從韓琦手中拿過策論的稿紙平放在桌子上,對韓琦和歐陽修說道:“兩位大人請看!”他們兩個人對著盛了水的玻璃杯往下看去,策論上的小字型在他們的眼中放大了許多,他們看過後都有些疑惑,不知道王靜輝是什麼意思。 王靜輝解釋道:“兩位大人,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有我們看不到想不到的東西,我在《瘟疫》一書中所寫到的引發瘟疫的蟲子就是必須藉助工具才能看得到的。兩位大人剛才也看到了字型在盛水的玻璃杯下會變大,但這樣程度的放大還遠遠不夠,晚生正在製作一種玻璃鏡片,它可以把沙塵放大無數倍,自然也就可以看到引發瘟疫的小蟲子了,不過這需要時間!現在我已經做出了可以將物體放大六七倍的鏡片,如果年老的人眼睛看東西不好使的話,可以藉助這種鏡片來翻看文書,如果兩位大人有興趣的話,你們也不妨試試看。” 自從王靜輝把製作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任務佈置給玻璃作坊的宏叔後,宏叔憑藉著無盡的財力和徐氏時代積累下來的珠寶加工手藝,居然取得了另王靜輝十分驚訝的成果,雖然離顯微鏡、望遠鏡所需要的鏡片差的還遠,但已經能夠製作放大倍數在十倍左右的放大鏡了。在得到這個訊息後,這些工匠的智慧實在是讓王靜輝刮目相看,他當即給宏叔去信,讓宏叔從他的分紅中扣除四百貫錢鈔,獎勵這些與製作放大鏡有關工匠,並且還許下了諾言:誰能夠製作出他滿意的鏡片,會得到一千貫的獎勵! 王靜輝的許諾雖然到現在也沒有兌現出去,但玻璃作坊中那些有製作放大鏡經驗的工匠們已經在獎勵的刺激下,正在日以繼夜的改進磨製玻璃毛坯的工藝,並且按照王靜輝的提示向玻璃熔液中開始試驗加入微量的鉛粉。在見識了放大鏡後,王靜輝完全有理由相信這些聰慧的工匠在今後不長的時間裡把顯微鏡和望遠鏡的鏡片給製作出來。一千貫的獎勵足以使一個三口之家過上小康的日子,但對於有百萬身價的王靜輝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但就顯微鏡和望遠鏡在軍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