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醫學和天文上的革命性作用來說,就是讓他付出一萬貫的代價,他也非常樂意。 經過王靜輝這麼以解釋,韓琦和歐陽修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韓琦笑呵呵的對歐陽修說道:“改之這裡倒是有不少新奇之物,永叔兄,有了這種能夠放大字型的鏡片,你以後看文章就不用這麼吃力了!” 王靜輝也笑著說道:“兩位大人乃朝廷重臣,每天要閱覽的奏章多不勝數,放大鏡雖小但確實能夠減輕大人閱讀奏章之苦,等晚生設計的老花鏡能夠製作出來後,它要比放大鏡更為好使,因為它是專門為年長者眼花而設計的。” 放大鏡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還是件非常新奇的玩意兒,三人的話題也漸漸的聊到這些能放大物體的鏡片上去了,不過王靜輝的心思還是放在即將到來的雨澇災害上,他對宰輔韓琦說道:“韓相,這防疫工作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除了我在奏章上所述的那些要點外,還有許多工作等著我們去做。晚生觀城內水溝湮閼歲久,夏季高溫正是蚊蠅滋生之地,晚生在《瘟疫》中曾說過,這種地方最容易造成疫症發生,要是今年雨水多的話,那很可能就會在汴都城內發生瘟疫,後果堪憂,還請韓相和歐陽大人明鑑!” 現在王靜輝也只能儘量給韓琦他們多打預防針,讓他們對今年夏天雨季的情況能夠嚴肅對待了,果然韓琦說道:“改之說的好,這些溝渠淤塞不堪必須要清理了。不過現在夏天都已經過了一半了,這天氣也非常好,該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動了吧?” 王靜輝聽後肅容說道:“韓相不可被現在這種天氣所麻痺,可知‘天有不測風雲’?晚生也曾和師傅學習過一些星象之術,但也能觀星而知大致的天氣變化,今年到現在為止雨水還算是正常,但晚生觀天象得知八月必有大雨降至汴都,所以斗膽請韓相早作準備!” 韓琦和歐陽修聽後都愣住了,而剛才書房中談興甚濃的三個人都閉口不言,王靜輝是因為在等韓琦的反應,而韓琦和歐陽修則是聽了王靜輝那觀星象而知天氣的話後就呆住了。王靜輝這麼做也是出於無奈,現在城市防疫體系的進展實在是讓他不是很滿意,而史書上記載的這場大雨連皇帝老兒的皇宮都給淹了,那平民受到的損失豈不是更大?想來想去,他想到《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火燒赤壁的時候就是觀天象來指揮魯肅草船借箭的,他不知道諸葛亮是否真的有能耐來預測天氣預報,但藉著這個名頭總算不過分吧?他也只有藉著觀星象的理由朝韓琦通風報信了,至於韓琦信不信,他也沒有辦法只能聽天由命了。 宰輔韓琦雖然是北宋名相,但他可沒有和王靜輝一樣接受現代化的教育培養。儒家說“天道遠”不可信,但孔老夫子也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話,雖然王靜輝所說的理由是“夜觀星象”,在他眼中這和“鬼神”之說是有些區別,他也不能否認這世上真的有能夠靠觀天象便能測風雲的能人奇士,畢竟在中國歷史的各種典籍上,都有這種人的存在,他也不能否認,不過他心中對此非常懷疑,但韓琦心中還是猶疑不定的問道:“改之,此言當真?!” 王靜輝此時已經走到這般田地,後面也沒有什麼退路了,他現在的想法很矛盾:一是盼望老天真的在這個時空中發生了轉變,沒有雨灌開封的場景出現;另外一種想法就是期盼著八月的大雨如期降至,只有這樣才能維護自己在周圍人一貫對他的好感。韓琦一旦相信他所說的話,那剩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肯定會建議朝廷全力防災,到時候大雨未至,不僅王靜輝再沒有機會娶蜀國公主來做老婆了,恐怕還要搭上自己的一條小命來平息朝中眾臣的憤怒。 “這可真是進退兩難啊!”王靜輝此時心中哀嘆著,不過既然都走到這一步了,就算大雨未至,自己的腦袋被那些大臣擰下來洩憤,自己也顧不得了,在這麼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裡面,一旦發生雨澇災害,不僅淹死的百姓不計其數,緊隨而來的瘟疫更是會奪去更多人的性命。 王靜輝平復了一下自己心中的波瀾,莊重的對韓琦和歐陽修說道:“兩位大人,在下所學的觀星之術乃是先師所傳下的密法判斷極準,尤其是對引起大災的情況更是預測準確,不過極為折壽不可輕用而已。近日晚生心中極為不安,觀星所知八月必有大雨降臨汴都。在下也知道這件事說出來極為駭人聽聞,但為了汴都百萬百姓的性命,晚生願以項上頭顱作保,望韓相和歐陽大人早做準備!” 王靜輝此時心中也沒有別的辦法,就算自己說的天花亂墜,韓琦和歐陽修也不見得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便把自己的退路一封,用自己的腦袋作保了,畢竟大災一至,那屍體可就滿城了。 不過宰輔韓琦乃是宦海沉浮幾十年的人物,雖然王靜輝說的如此決絕,但在他的心中仍然還是很難下定決心。雖然韓琦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