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交到你手。富弼飛快離開京城,到了武強使者追上富弼,給了兩份國書,三份誓書,再加上備份,一共是十道重要的密封檔案。但富弼起了疑心,為什麼我到了武強,才趕過來。於是悄悄開啟備份一看,根本就沒有他提出的三條。
這時候他不能回京城的,因此找到他的好友,正在樂壽守孝的團練推官蔡挺,讓他見趙禎詢問。
蔡挺立即去了京城。
究竟如何,蔡挺城府很深的,整個經過無人知道。但肯定見到了皇上,所以後來富弼才有資格怒火沖天一般返回京城,從皇城門口就開始噴火,一直噴到後宮,得到趙禎答覆後,富弼仍不甘休,繼續跑到中書去噴,噴呂夷簡,噴他老丈人富弼。最後還是趙禎用了高超的手腕和稀泥,將富弼怒氣壓下去。
似乎蔡挺消失了。
但仔細想一想,一個小小的團練推官想避開呂夷簡的耳目,面見到皇帝有多難?當真什麼人都能見到皇上?就是看大熊貓先到動物園後買票才能看到吧。再想一想,一個小小的團練推官做了這件事後必然得罪呂夷簡,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富弼與蔡挺關係就鐵到這種地步。
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況且蔡挺哥哥又是堅定反對濮儀之爭的大臣。
這一繞,只要韓琦看到自己的書奏,蔡挺慶州來定了!
不過還不行,自己得有拿得出來的理由,能說服兩個太監,兩個太監就能說服趙曙,再由韓琦推動。
並且兩個太監現在十分懷疑,畢竟蔡挺前半生並沒有經過什麼戰事,要麼就是提點江西刑獄提舉虔州鹽時,抓捕了一些私鹽販子,並且還寬大處理了。這些私鹽販子如何與十萬西夏大軍相比?
王巨說道:“坐鎮緣邊四路長官者,必須資歷深,否則鎮不住境內的驕兵悍將。”
“不錯,但這不是理由,若那樣孫公也有了資歷。”
“大敵來犯,長官必須有過一段陝西官職的履歷,對陝西邊境瞭解。”
“還不行,孫公也有,比蔡公更瞭解。”
“不能貪暴,否則將士不服。”
“也不行,那可是無數敵寇。”
“必須有智數,不要說什麼兵法,韓信霍去病從不讀兵書,智慧才是關健。慶州不是沒有將才,張玉,姚兕,種診,即便王昭明在軍事上也不弱,他們都可以做為最好的助手,所以最需要的是一個有智慧的長官去甄別大家的想法與意見,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似乎倒也是,”兩個太監沉思,蔡挺的事蹟他們也聽聞了一點,畢竟也算是重臣了,世人對他的評價是“譎而多知,人莫能窺其城府”。簡單地說,就是有智謀,心機深沉。足以達到王巨所說的條件。這樣想,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兩位中使,實際我猜測到西夏的不詭之心後,心中也很擔心,反覆細想,能守住慶州不失,並且不會給後方帶來太多壓力,就能擊退西夏入侵大軍的人只有兩人,一是韓公,二是蔡公。除了這兩人,其他任何人來慶州,大事休矣。”
韓琦來慶州也不行,也不可能來,那不是來擔任知州,而是嚴重貶官了。
不過這話傳到韓琦耳朵裡,韓琦能高興一下,那麼這一兩年內就不會找自己麻煩了。
王巨又說了一句:“其實站在私人角度,我很希望孫公留下,畢竟我們相處得很融洽,孫公對我很關懷。蔡公一來慶州,我只能戰戰兢兢地做事了。但站在國家的角度,必須得要蔡公來慶州。”
這句話就頗有說服力了。至少表面上孫沔與王巨相處得不錯,一直到現在,王巨始終不說孫沔的壞話。
可蔡挺不同,那是一個很心機的人。
事實蔡挺一來慶州,王巨就得必須小心地做事情。
想一想那一年蔡挺如何見到趙禎的,說句不好聽的,那個難度不亞於在大順城擊退了西夏十萬大軍,蔡挺居然做到了。做到了不提,整個過程直到蔡挺死了,都沒有其他人知道任何細節。
這份心機這份城府,王巨不能不小心。
可沒有蔡挺真的不行,所以王巨費盡了心思。
“兩位中使,我再帶你們看兩樣物事。王巨先將他們帶回自己家中,從家中拿出一個瓷瓶。
“這就是由燒酒又經過反覆加工的去毒良藥,許多士兵往往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因為身上帶傷,被兵器劃破面板,導致發炎,就是大家所說的瘡毒與背疽,從而痛苦地去世。”
“有這麼一回事,”韓太監說道。
最著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