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塑金身。”
她倒不是信口開河,她知道護國寺的菩薩塑金身是五百兩銀子,而落梅庵的菩薩比護國寺的矮了足足一個頭,身型也不似那般龐大,撐死也就三百兩銀子。
依她看來,易楚對二姑娘仍有情分在,換做真正無情的根本連想都不想不起來。而易楚,送二姑娘來那天,獨自在屋裡落了半天淚,這還不到一個月,又讓她們來探望。
若三百兩銀子真能換得二姑娘痛改前非,易楚定然樂意。
易楚猶為昨夜的事害羞,而此時的杜仲已來到了奉天殿……
127|對峙
萬晉朝內,在奉天殿值守的雖然也屬於錦衣衛,但他們是從錦衣衛中挑得身材健碩面目俊朗的兵士,專門負責殿廷守衛,又叫做大漢將軍。
通俗點說,就是找那些長得好的,專門給皇家朝堂撐臉面,並不涉及刑獄緝捕等事務,所以杜仲對他們並不熟悉,也沒有向來傳話的人打聽訊息。
那人卻頗給面子,主動提及章總岱說的三條罪狀,“……伯爺可得仔細對答,我瞧著章大人神情不善。”
杜仲謝了他,問道:“今兒負責侍衛的是誰?”
那人答道:“吳峰吳百戶。”
杜仲心裡有了數。
到了奉天殿,杜仲先是三拜九叩給嘉德帝請了安。
楚尋神色平靜如常,看不出半點波瀾,在柱子旁邊持劍而立的吳峰卻頗為焦慮。
就在適才的大漢將軍出去找人這空當,平定侯、平涼侯、大理寺卿還有個姓張的御史都站出來替章總岱撐腰,將杜仲罵得一錢不值。
楚尋開頭還帶著笑,後來漸漸板起了臉,吳峰瞧見了,心不由地提了起來,為杜仲捏著一把汗。
說起來,他也覺得杜仲行事過於激進,對付這種內宅婦人還是女人出面用女人的手段更合適。他一個大男人出手,總有點說不過去。
楚尋待杜仲磕完頭,揚聲問道:“適才章愛卿列舉你三條罪狀,第一條便是不孝,你可認罪?”
“認罪!”杜仲沉聲道,“臣雖無不孝之舉,可心中著實有不孝之念,古人曰父不慈,則子不孝,如今老夫人既然不慈,臣寧肯不孝。”
章總岱斥道:“一派胡言,還說沒有不孝之舉,那我妹子怎麼從正房搬出去了?”
杜仲答道:“當日司禮監錢公公與慈寧宮德公公去府裡宣旨,老夫人一時歡喜暈了過去,後來才知是身有頑疾,為了養病才搬到清靜的榮恩院……章大人若還沒有糊塗,想必也知道榮恩院位於後花園旁邊,極為清雅幽靜,祖父當年也在榮恩院靜養……我久不住府裡,不好貿然支使下人,還是二太太做主讓人抬了老夫人過去,如果章大人認為此舉是不孝,是否該責問尊侄女才對?”
小章氏是章家老二章宗青的長女,也是章總岱的侄女。
章總岱一時語塞,又道:“聽說杜大人要將你祖母與叔叔一家趕出信義伯府,又作何解釋?”
“聽說?”杜仲有意重複一下,“章大人是聽何人所說,令妹還是令侄女?”
“都不是,”章總岱本能地否認,“是聽別人說的。”
“前天下午我才興起,要修繕一下府邸,昨天章大人就得到訊息說我要攆人……若不是章大人親口所言,我還真不知道府裡的下人口舌是如此不知遮攔,看來應該好生整治整治,免得再胡亂說話……還是說下人並沒胡亂說話,只是說給了章大人?”
意思很明顯,就是說章總岱往杜府安插人手。
朝廷裡不少大臣這樣做,可沒人敢擺在明面上。
正靜默著,忽聽兩聲咳嗽,有人道:“這個……嗯,不單是章大人,本侯也聽說了。”
杜仲側過頭一看,是杜妤的公爹平定侯,便冷冷一笑,“梁侯爺訊息倒是靈通,不知侯爺聽說過沒有,先帝曾賜給我父親一柄苗刀,名叫殘月,刀長一尺有二,刀刃向外彎曲如殘月,刀背兩側有血槽,並海天雲龍紋,刀柄三寸七分,以牛角夾制而成,綴著十八顆牛骨釘。刀鞘乃寒鐵製成,同樣刻著海天雲龍紋,鞘口處綴著九粒金剛石,幼時我頑劣不小心摔到地上失落了一粒,後來我父親特地找了差不多大小的金剛石來配,可色澤上終究差了點……”
眾大臣面面相覷,不知道杜仲莫名其妙地緣何提到這麼一柄刀。
而細心之人卻發現平定侯雖仍是平靜,可垂在體側的手卻握得緊緊的,以致於手背上的青筋都突出起來。
章總岱卻沒發覺,厲聲喝道:“你竟敢損壞御賜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