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4/4 頁)
華利益的代言人從清政fǔ轉移到袁世凱身上,這是既定的路線,李安生根本就不在朱爾典的視線之中。
但是現在,他有必要與這個政治狂人打打jiā道,摸清對方的底線。
二十世紀初的日不落帝國,雖不能說日薄西山,但較之維多利亞時代的全盛,已是今非昔比。美國的崛起,從經濟方面超過了英國,而外jiā方面也不樂觀,德國愈發咄咄bī人,在巴爾幹、北非、巴勒斯坦,不斷製造麻煩。英國國內,議會正為了向富人階級增稅的《預演算法案》吵得不可開jiā。
對於中國的局勢,英國實在沒有jīng力顧及,有些地方越來越倚重盟友日本,這樣的利益關係和現實情勢,決定了英國對華政策的基調:穩定壓倒一切。
維持中國政權的穩定,維持與日本的同盟關係——以日本為遠東利益的保護者,形成日本對美國的制衡,維持中日關係的穩定,這是英國的三大穩定要素。
李安生早就知道朱爾典與袁世凱密切的私jiā,知道對方是在戲耍自己,也不動怒,慢條斯理的說道:“中國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即便不能如同日本一樣脫亞入歐沒,迅速成為強國俱樂部的一員,廢除所有的不平等條約,但是,中國的潛力巨大,未必沒有那麼一天。正如今日英國與日本結為同盟一樣,將來中國未必不能讓大英帝國為之側目,重新審視雙方關係。如果現在英國給予弱小的中國一點好感,那麼將來收穫的將會更多。如果英國不能慷慨一些,那麼我想,沒有向英國訂造戰列艦的需要。”
朱爾典哈哈大笑起來,說道:“那麼,請說吧,大英帝國需要如何慷慨一些?英國船廠願意接受造船工人,培養造艦人才,提供造艦圖紙,這還不夠嗎?”
李安生搖頭說道:“不夠,蒸汽輪機制造技術可以不給我們,但是燃油鍋爐的技術要援助我們,以便於將來我們自己建造燃油鍋爐。另外,我們的戰艦上要安裝最新的火控系統。”
“不,不,火控系統還不成熟,這個有些為難。”作為全權委託者,朱爾典很清楚英國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