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1/4 頁)
“不,不,火控系統還不成熟,這個有些為難。”作為全權委託者,朱爾典很清楚英國本土給出的底線,火控系統是唯一超過德國的技術,絕對不能給中國,就算是日本也沒有得到這項技術。
其實,李安生這是在故意戲耍對方,他最不想要的就是火控系統,有了胖叮噹,這個時代的火控系統是如此的低階,可以說,將來中國戰艦的火控系統才是最先進的。
“那麼,燃油鍋爐,一定要給我們訂造的戰艦全部裝上燃油鍋爐。”
朱爾典簡直要忍不住狂笑起來,作為殖民地遍佈世界的霸主,大英帝國也不敢全部建造燃油鍋爐戰艦,只是嘗試油煤混合動力,這一艘戰艦要消耗的重油可是海量。
中國不僅是個貧油國,更是個無油國,這麼一個國家,居然要在花費巨資訂造的戰艦上使用燃油鍋爐,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據他所知,中國準備向德國訂造的戰艦也是要求油煤混合動力,訊息傳出來後,中國已經淪為了國際的笑柄。
要是發生戰爭,這些戰艦難道要全部集體趴窩在軍港內,被敵國輕鬆俘獲嗎?
慷慨,真是慷慨,這中國簡直就是個冤大頭,這李安生就是個冤大頭。
這個政治狂人同時也是個外行,這樣的人最好駕馭。
朱爾典想起了他跟袁世凱初識的時候,袁世凱也是個政治狂人,不知天高地厚,激進狂妄,銳意進取,跟李安生頗有相似之處,也許正因為有許多的相同點,兩人才能互相扶持。
朱爾典跟袁世凱的jiā往可以追溯到甲午戰爭前袁世凱在朝鮮任職期間,是他影響了袁世凱,使對方認識到了大英帝國的強大與先進,從此成為了堅定的英國人的朋友。
袁世凱也是這樣,在許多地方有天才,同時又在許多地方很是外行。
這正是他能夠加以引導與利用的地方,他們兩人是一樣的人,對於李安生而言,只要讓他認識到大英帝國的不可戰勝,以及強大的實力,必定會跟袁世凱一樣,折服於大英帝國的榮耀之下。
英國扶持日本,是為了制衡日益強大的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美國,但是他也怕日本勢大難制,在中國利益上會反過來損害英國。
這在英國本土有一致的共識,所以,在中國利益的保證,也需要中國逐漸的壯大些實力,更加開放更加的民主,這是英國樂於見到的。
英國在中國市場上的貿易份額,當時中國的進口產品中,七成以上來自英國,在華的外企,60以上是英國或英國參股的,而且自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實施關稅保護,歐洲列強起而效仿以來,英國的出口貿易受到嚴重挑戰,因此東方市場對帝國更顯重要。
朱爾典很希望能夠儘快的像當年他引導袁世凱一樣,能夠將李安生說服。
最起碼,這是個手段非凡的人物,在上海的這麼短時間內,風生水起。
耶松船廠的悲劇不能不防備,英國資本在上海以及長江流域的實力,很有可能因為李安生而發生大的變故。
英國金融界的在華投資,近十餘年來,滙豐等英國銀行在華放貸額達白銀2。06億兩,英國“炒房團”在華房地產投資達5100。5萬美元,到目前為止,英國握有清政fǔ2。2億的“欠條”,是中國頭號債主。
這些利益都需要一個穩固的統治階層來保證,中國首先不能英國在華利益代言人必須要可靠。
李安生並不清楚,朱爾典打起了他的主意,想要將他引導為大英帝國的粉絲呢。
第二百九十五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
第二百九十五章全部燃油鍋爐戰艦
其實李安生想從英國得到的,也僅僅是燃油鍋爐而已,這也是出了火控系統之外,唯一勝過德國的地方。
畢竟德國也是個石油資源緊缺的國家,無法在燃油鍋爐上投入太多,技術可想而知,油煤混合也只是個嘗試,是為了提高主機功率。
這個時期德國蒸汽輪機業已成熟,其緊湊而動力充沛的機組使艦隻動力系統大幅減重,航速甚至比同期英國戰列艦還要快,節省下來的排水量主要用來增強裝甲防護,生存能力超過英艦。
李安生看重的也正是這一點,使用燃油鍋爐的話,速度更加快,生存能力更強。
雖然目前德國的“愷撒”級戰列艦主炮305毫米口徑威力略有不如英國的305毫米主炮,但是重量輕速快,而且,德國人有這樣一個好處,技術力量提高的很快。
比如齊”級戰列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