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2/4 頁)
?怎麼聽不懂?李佑迷惑不已。眼前的江北文壇領袖、堂堂學道大宗師彷彿化身為專業級媒婆,張著兩片嘴唇上下飛舞的對女兒自賣自誇,還是在一個首次見面的陌生官員面前吹噓。
難道也是看好自己想結親?李大人忍不住打斷了蕭學道,“本縣已經有妻子了,大人多說無益!”
江北提學御史蕭大人同樣為李佑的話愣了愣,“我家小女與你有何關係?借用你前面所言,你我明人不說暗話,皇上大婚選秀,正要求到閣下了,小女若能選成皇后,本官必將終生感念!”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李佑嘆口氣,還是走人罷。天子正宮,皇后,國母,是他一個六品地方官有本事能定下的?
。本站
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求月票)
三百二十八章還真幫得上忙(求月票)
話說李大人猛然聽到蕭學道想把女兒選成皇后,初始還以為他想當皇親國戚想瘋了。但又一琢磨,能作提學官主考江北科舉的大宗師,怎麼也不該是神經病…
按照國朝慣例,天家結親絕對不找高官顯貴,公主下嫁必是平民,后妃出身不是低階官員就是平頭百姓,家世清白非賤籍即可。
李佑迅速用這條標準將蕭大人衡量了幾下。四品提學官清貴則清貴,應該算不上高官罷。在官場觀念裡,從三品以上才是大員,四品和五六品都可算是中層,更別說提學官還是外放四品,並非京堂。
所以從理論上說,蕭小姐的出身勉強夠格。但天下女子夠格的何止千百萬,應選當皇后就和買彩票一樣,以為自己要中的都是痴心妄想。
更何況選皇后和別的事不同,既是國事又是天子家事,外臣可以參與外圍工作,但最終結果只出自於宮中,或者說就是皇太后一個人的意見。即便蕭學道可以透過他擺平許道宏、趙良仁等重臣,但又能有什麼用?往往大臣越支援的人選,越不受宮中歡迎,所以這事他完全沒頭緒。
除此之外他能拿出手的唯有詩詞而已,蕭大人總不會蠢到讓他李佑寫詩詞替自家女兒“揚名”罷?
想清楚後,李佑婉言相拒道:“老宗師太高看在下了,本縣真幫不上忙。”
蕭學道撫須笑道:“李別駕莫非以為本官不識天數而痴人妄語?你可知道,老夫當年在宮中文書房當過教書先生的。”
在宮中教過書?見多識廣的李大人也要為此動容,在國朝這絕對是硬關係。
大臣入宮教小太監讀書,是有傳統的。當年內書堂這個宦官培訓基地還在時,常用詞林官入內書堂當教習,與在內書堂讀書的小太監們是師生關係。
對個人仕途而言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自宣德朝後,百分之九十九的掌權大太監均出自內書堂(另外那百分之一就是天啟朝的九千歲),這點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誰要當了內書堂教習,那麼將來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說不定就出自於他門下,再不濟也能出幾個掌權太監弟子,這是一筆相當寶貴的政治資源。
太監受過內書堂教育是一種資歷,有文化的太監們不見得像人渣,品格至少不會比文臣差太多,受風氣影響還是知道尊師重道,甚至還有以儒家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言行的,其他書友正常看:。
在內書堂當過教習的文官,受太監弟子尊重是正常現象,出了事被太監救命也不少見,而且常常可以受權勢太監援引入閣當大學士,然後內外互相呼應。自宣德朝至今,有據可考的六十九個內書堂教習中,有十九人入閣,比例已經相當高了。
當今景和朝太監勢力全面衰退到低谷,沒有了內書堂和司禮監,不過保留了維持公文運轉的文書房,宮中仍然需要一定數量有文化的太監。蕭大人竟然在文書房當過教習…
雖然也僅僅只是個文書房而已,但宮中殘餘的有水平的太監都是出於這裡,別的幫不上忙,但宮中事務倒是可以相助的。
李佑暗想道,若放在當年內監全盛時期,這位蕭大人大概能去考慮怎麼運作入閣作大學士了。有這個特殊基礎,難怪敢去想皇后的事情,再說高官顯貴對選皇后不會有什麼興趣,為了避嫌也不敢有什麼興趣,蕭大人的競爭對手說白了就是一群小官員和平民而已…
蕭學道對李佑的神情很滿意,又丟擲一項重磅條件,“聖母身邊的麥承恩,想必你熟知的,本官便是他在文書房時的授業老師。如此李大人總不該笑話本官異想天開了罷?”
李佑再次驚訝,若麥公公都答應相助,那蕭大人真是有底牌的人!
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