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3/4 頁)
朝太監作為一個政治集團已經接近於完蛋了,但出現好似另一個時空裡李蓮英安德海之類特例的可能性永遠存在。
李大人對麥公公還是很熟悉的,錢太后身邊的隨身辦事太監,親信裡的親信,李佑被拖出武英殿受廷杖時,就是麥承恩在一旁監刑。
有人說,如果本朝要重建司禮監和東廠,麥公公即使當不上司禮監掌印太監,也能混個秉筆太監兼提督東廠。
皇后人選很大程度上就是太后一句話的事情,若有慈聖宮親信麥公公在暗中相助的話,運作成功的機率至少要增加幾倍。
至此李佑再也不敢在心中嘲笑蕭學道失心瘋了,沒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
他搖頭苦笑道:“老宗師有麥公公相助,大事可成,還尋本縣作甚?”
蕭學道同樣苦笑道:“本朝宮中甚是奇異,西有慈聖宮,東面還有個千歲殿下…”
李佑的笑容瞬間收斂起來。這蕭大人在自己面前提起歸德長公主是什麼意思?想求自己打通歸德千歲的關節?難道這說明自己和歸德千歲的姦情有洩露所以被他知道?
他試探道:“本縣與歸德駙馬、禮部朱副郎相厚,至於千歲殿下那裡…”
蕭大宗師阻止李佑繼續說下去,“你我之間,明人真不須說暗話。手握先皇遺詔打理宮中事務的歸德千歲在宮裡是什麼分量,你我都明白得很,天子選秀繞不過聖母,也繞不過千歲。麥承恩說你極受歸德千歲看重和籠絡,說話很有分量,算是半個親信,這總不是假的罷?”
又道:“你可知本次選秀欽差是誰?長公主身邊的吳廣恩,已經到了淮安府。他與你更相熟罷?你又可知在京城禮部是誰操持此事?就是你的好友朱放鶴先生。所以李大人莫要再謙虛了。”
原來是老相識吳公公來了…李佑終於可以確認,自己還真幫得上忙,就算正忙幫不上,但倒忙一定可以幫得上。頓時一股優越感發自內心的膨脹起來。
他孃的,在縣衙看的邸報居然沒這回事,害的自己耳目閉塞,在蕭大人面前裝了半天糊塗。想必是朝廷擔心天下騷動,故意不在廣為散發的潔本邸報上刊載這訊息罷。
……
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
李佑立在堂門口附近說了這半天,終於迴轉,重新落座,彷彿要與蕭大人仔細交交心,書迷們還喜歡看:。
“老宗師定是出自於翰林,此次外放四品,待到回京時定有重用,侍郎京卿不在話下,何必有攀龍附鳳之求也?”
李佑這句話也只有官場中人聽得明白。翰林、左右春坊、司經局這些清流裡的清流,號為詞林官的,清貴是清貴,但品級卻是不高,翰林院大頭目也不過是正五品。
所以對於詞臣而言,到五品是個最基本底線,熬資歷也能熬出來,怎麼從五品過渡成三品大員進部院寺才是個關鍵問題,跳不過去就卡著當老學士罷,其他書友正常看:。
這就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比如擔任四品國子監祭酒就是一種過渡。但最受歡迎的過渡莫過於外放各省擔任提學官…一任三年下來,兩次院試加一次鄉試那真是名利雙收。
蕭學道大概就是這種狀況,他又有門路和關係,回去還是大有發展前途的。
但若他女兒真成了皇后,那根據國朝外戚不從政的慣例,蕭大人的仕途就到此斷絕了,大概會封個閒散爵位,就此過上混吃等死的幸福生活,故而李大人才有“何必攀龍附鳳”一問。
蕭學道嘆道:“值此清平之世,即便做到宰輔也不過墨守前規而已,功名不過如此,有甚意思?亦不相瞞,本官想到君子之澤不過五世而斬,因外戚封爵,至少可以得一份與國同休的家業,有何不可?”
雖然蕭大人一個字也沒提到他的兒子,但李佑可以惡意揣測出,他的公子一定很不成器。不然蕭大人何至於斷了自己仕進,還絕了自家兒子讀書上進道路。
當然李佑不會傻得刨根問底。更不會問他“你為何如此狠心將女兒送進宮去”。
前戲和廢話都結束了。也該見真章了,還是談談好處罷。李佑合扇正色道:“本官與選秀之事毫無關係,若熱衷於此。傳出去只怕不好聽,徒落一個希圖倖進的名聲。”
明為擔憂實為索求…蕭學道對李佑的說辭頗為無語。
這屋裡沒有第三者,也不是公開場合,有話直說便好。何必找如此拙劣的藉口?你李大人還怕被人議論“希圖倖進”?你明明已經從頭到腳都寫著倖進兩個字了,本朝上上下下這許多官員,你不算倖進誰還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