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頁)
裴頲自家只是親筆草擬發向上京的聲討檄文,然後佈置手下文吏同時撰寫發往各京、各府、各州的詔令,要求他們重在渲染大唐赫赫軍威,至於文吏們如何天馬行空,他就不去操這份閒心了。。。)
第一卷 燕趙多悲歌 第二十三章 諸侯之定(二)
由大唐營州都督李誠中、渤海國文籍院少監裴頲、渤海國右領軍衛大將軍高堯義聯名發出的詔令迅速在五京十六府傳遍。!如果說之前的“勤王令”釋出之時,渤海各方勢力還存有觀望之念的話,這次加上了“大唐營州都督”名義的傳檄卻引起了舉國震動。
南京,南海府。左千牛衛大將軍楊玄恩招來自家大郎道:“為父即刻帶兵北上,大郎率右千牛衛鎮守南京,一應諸事,可酌情自處。”
楊家大郎道:“大人可是要去西京?”
楊玄恩道:“不錯,大唐李都督到了,為父若是不前往拜見,恐失了禮數。”
“若是南方只留右千牛衛,那開城金賊怎麼辦?還有泥水附近的數萬流民,一旦衝過來,全府必將糜爛啊。”
楊玄恩道:“為父知道南方形勢窘迫,但此次不得不去。大郎盡力維持吧,一月之內,為父必定懇求李都督派兵南下,平滅邊境之禍。三千破一萬啊,那可真是……嘖嘖,唐軍到後,金賊便是癬疥之疾爾!”
東京,龍原府。左、右金吾衛大將軍李元廣興沖沖點起五千軍馬誓師向西,其弟憂心黑水、鐵力等族不穩,李元廣喝道:“二郎糊塗了麼?唐軍已至渤海,某到要看看,究竟哪族還敢作亂!兩千破兩萬啊!這可是兩千破兩萬!”
中京,顯德府。左監門衛大將軍烏彥青看完檄文之後,高聲招呼僕役:“來人,快快灑掃庭院,某這府邸要迎候大唐都督,唔,某搬去三弟府上,速去知會一聲!還有,準備筆墨紙硯,某要給父親大人修書!一千破三萬啊!這可是一千破三萬啊!”
各府各州之太守、刺史都紛紛動了起來,遠的整理糧秣、民夫準備到時接應。近的乾脆直接上馬來到西京,一時之間,西京成了渤海國地方軍將、官吏們朝拜的中心。
十二月三日。當南京左千牛衛大將軍楊玄恩到來時,營州軍、勤王軍誓師,向東進發。
十二月七日,大軍行至興州。李元廣率五千金吾衛來投,加入勤王軍行列。
十二月十日,烏彥青大開中京城門,恭迎李誠中入城,並以其子為主將。率軍一萬跟隨。
十二月十五日,大軍行至湖州,涑州、銅州、率賓府等州府太守、刺史率民夫押送牛羊糧秣勞軍。
十二月十八日,大軍至上京城下時,戰兵已經超過三萬,民夫幾達五萬!
大相朱承明不甘束手,以左神策軍為主力,收西京潰敗而回的右神策軍及左右驍衛殘兵。發上京青壯。得兵五萬,出城迎戰。
有營州軍驕人的戰績以為後盾,各支勤王兵馬無不士氣高昂,戰意沖天。
千牛衛大將軍楊玄恩第一個請戰:“都督,末將願為頭陣,不破敵軍誓不罷休!”
金吾衛大將軍李元廣哪肯讓楊氏專美於大唐都督面前。忙搶上一步道:“都督,還是以末將為先鋒吧。末將願立軍令狀,此番必勝!”
烏彥青之子。左監門衛中郎將烏滎力也在諸將身後跳著腳道:“都督,都督,莫忘了小將,小將手中可是有一萬兵馬!”
右領軍衛中郎將高明燻魁梧的身軀此刻發揮了重要作用,他一把將烏滎力拔開,讓烏滎力險些一屁股摔倒,又奮力從李元廣和楊玄恩中間擠了進來,口中嚷嚷道:“兩位世叔讓讓,某有軍務稟報都督。”
烏滎力、李元廣和楊玄恩本待破口大罵,忽然想起這廝似乎傳言中已為李都督看重,不日就要赴營州為將,只得忍氣吞聲閃到一旁。
高明燻嘿嘿一樂,擠到李誠中馬前:“都督,卑職已令職部列陣,隨時可戰,只等都督下令!”一聲“卑職”的自稱,遠遠要比“末將”、“小將”之類的外系稱法顯得更加親近,引得在場眾將一陣豔羨。烏滎力在後面一邊羨慕一邊尋思,一會兒打起來定要多露露臉,爭取讓都督將他也收入帳下,今後也好在李都督馬前自稱一聲“卑職”。
李誠中騎在馬上,含笑挨個誇讚了一番,說得諸將都是好生歡喜,然後道:“此番作戰本督已交都虞候鍾韶指揮,各位去向他求戰吧。本督只看,不發話,各位好生努力,本督自會看在心中。”
眾將俯首聽令之後,又紛紛擁擠到鍾韶跟前。
“鍾都虞,末將願為頭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