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收復臺灣(第5/9 頁)
子都穿裙子,十三歲後要入住男子集會所,學習農耕漁獵技能,每三年進行一次技能測驗,到二十二歲才能成婚。男方必須入贅女方家,至少要為女方家幹活三年至九年甚至更長時間,到老才能免除,這些老人稱之為長老。女方負責家務和撫養子女,她們是家庭的掌權者,但是不能干涉部落集體的事務。男方在他自己孃家受到尊重,享有舅舅、舅公的話語權,外甥們的終身大事都要徵求他們的意見。部落的公共事務都由已經免去女方幹活的長老們推舉出的頭目掌管,頭目不能世襲,實行任期制和遴選制。頭目叫四位美女獻上分別裝有金銀、珠寶、青草和土壤的四盤禮物,天賜命侍衛只接受青草和土壤二盤禮物。天賜說:“我們來到臺灣是為了幫助臺灣同胞抵禦荷蘭侵略者收復失地而來,不是為了掠奪金銀珠寶。等到把荷蘭殖民軍全部驅逐出臺灣,我們還要幫助你們共同開發臺灣經濟。”頭目和族人感動不已,派出勇士作嚮導,幫助搜查荷蘭殖民軍的倉庫。住在阿里山鄉、信義鄉和高雄三民鄉、桃源鄉的鄒族也是母系氏族制,男子住集會所,少年進入夜宿會所。
在南投埔里鎮以北的高山谷地、雪山山麓居住著一群剽悍勇猛的泰雅族,他們過著山田燒墾、狩獵採集的氏族聚居生活。泰雅族剛開始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實行長嗣繼承製。在屏東山區居住著排灣族,他們有嚴格的等級制,分成頭目、貴族、勇士和平民四等,是典型的父系氏族社會。實行長子世襲制,只有長子能夠世襲頭目私有的領地,其他子女如若不能與別的頭目家聯姻,三年後就要降為平民。頭目、貴族和勇士享有特權,平民要向頭目納貢。但是平民可以享受自治權,他們透過推舉能人組成的部落會議管理部落事務。平民還可以透過婚姻改變自己的等級,也就是說平民如果能與頭目家族聯姻,就可以晉升為特權階層。排灣族重男輕女,男女成婚後都有紋面的習俗。
布農族也進入了父系社會,由族人選舉終身領袖,擔任行政和軍事首長,但是不能世襲。他們在祭典上擅長唱八部合音來慶祝小米豐收。南投合歡山濁水溪源頭,居住著一群太魯閣族,氏族裡設有頭目、祭司和巫師。那裡有座玉山,終日雲霧嫋嫋,顯得格外雄偉壯觀。只見山崖峭壁,潔白如玉,這裡出產的美玉可以同新疆的和田玉媲美。荷蘭殖民者想奪取他們的美玉寶石,出動了大批軍隊上山,遭到他們強烈抵抗,死傷無數,從此再也不敢進入太魯閣。天賜他們在那裡受到熱烈歡迎,頭目獻出紅玉寶石給最尊貴的客人。天賜看到原來潔白無瑕的美玉變成殷紅如血、晶瑩剔透、玲瓏溫潤的瑪瑙石,如同山上的杜鵑啼血般鮮豔奪目。頭目說:“這是太魯閣兒女在抵抗荷蘭侵略者時灑下的鮮血染紅了山上的美玉,三十八年來勇士的屍骨化作石皮,毛髮長成草木。如今你們為驅逐荷蘭侵略者浴血奮戰,獻上紅玉寶石表達我們太魯閣兒女對勇士的一片敬意。”天賜接受了他們贈送的禮物,回贈了大量的金銀珠寶、日用百貨和軍用物資。豪爽的太魯閣人同他們一起圍著篝火喝酒,高聲唱歌,縱情跳舞,親如一家。
,!
住在日月潭日月村和水里鄉頂村大平林的邵族是高山族中人數最少的族群,他們的湖上杵音和杵音之舞相當優美動人。邵族仍然是母系氏族,男子入贅女子家,他們在女方家從事漁獵農耕,山林採集,主要出產板栗、蕃薯和花生,還有鹿茸和靈芝。天賜他們拜見了一位長老,已經七十多歲了,黝黑的肌膚,體魄健壯,精神抖擻,不穿衣服,也不披樹葉獸皮,終身裸體,像三四十歲中年人,陽具烏紫,寶刀不老,至今還有生育能力,生有三十六個子女。由於遭受天災和荷蘭殖民軍的殘酷屠殺,邵族人口銳減,他們從外族中招攬男子入贅。邵族家庭由女子把持,她們織布、打柴、撫養兒女,邵族的王妃是世襲的,享受尊貴待遇。邵族崇拜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祭典繁多,有播種祭、狩獵祭、拜鰻祭和豐年祭等。
天賜利用這段時間走馬觀花地調查了臺灣幾乎所有原住民的概貌,寫了一本《臺灣番族記》,為今後臺灣的開發打基礎。此時鄭成功的第二批官兵來到臺灣增援,大大增強了鄭軍收復臺灣的必勝信心,困守在赤嵌城裡的荷蘭殖民軍更加恐慌。鄭成功不斷的派使者送去招降書,但是頑固不化的揆一和評議會的頭目們堅持不降,他們死守赤嵌要塞,等待巴達維亞的援兵,戰局陷入僵持階段。這場艱苦的持久戰,正是雙方統帥的信心與毅力的嚴峻較量。
荷蘭東印度公司只派遣一支由七百士兵、十艘戰船組成的小股援軍。他們攜帶了一些軍用物資七月五日從巴達維亞出發,前來救援困守在臺灣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