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文憑非常重要,而且“用學歷衡量人”是與發達的市場經濟條件相適應的現代“資訊經濟學”理論的必然推論。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局面將長期存在,在勞動力相對比較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勞動力商品”的購買者用人單位就好像走進了擺著上萬部手機的大超市,他不可能用一個月的時間來一一挑選比較,只能一眼掃過去,根據幾個著名品牌選擇幾個商品,然後再拿起來挨個比較。對於那些沒有貼上“知名品牌”的商品,連被拿起來比較的機會都沒有。
不要把“能力”和“文憑”對立起來,文憑是向用人單位傳達關於你能力大小的資訊標籤,二者是形式和內容的關係。
我以考中央機關國家公務員為例。假如你要想進商務部,報名的時候有個資格審查,兩個死標準“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英語六級以上”。網上報名,僅僅因為我報名的時候因為沒有注意“在備註欄中填寫六級證書號”的要求,忘了填,所以儘管我在“英語水平”一欄填了“六級”,一天後即被判為“審查不合格:英語水平未達要求。”面對冷冰冰的電腦,你找誰說道理去,誰會理睬你的英語水平到底怎麼樣?這個規定合理嗎,我看很合理,因為報考商務部的人數僅透過審查的就有6千多人,只招120多人,如果不看英語六級證書,不把沒透過審查的算在內,光是這六千多人都挨個去英語面試十分鐘,整個商務部就不用幹別的了。而且十分鐘之內表現的素質一定比六級考試反映的素質準確嗎?我看大大的不見得。至於本科文憑所代表的學生素質,要讓商務部來考察,那沒有個一年半載估計下不來。
最後我把證書號填上去以後,透過了第一道審查。接下來是什麼呢,國家公務員考試。也就是說,你高考考上了大學,大學了考過了幾十門專業課,英語六級也考過了,最後要想進入國家機關,還是必須要考試。從6000人中選出約三百人參加複試。這個考試合理不合理呢,我覺得還是很合理,因為透過審查的6000人還是太多。商務部五個面試官面試一個人,時間大約半小時,所以必須再次縮小審查面。這個縮小的標準怎麼定,或者說,怎麼讓這6000人中比較優秀的300人把關於他們素質的“資訊”傳達給商務部。顯然只能透過考試了,考試比較死板,但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非常有效率,可以大大降低選拔人才的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實際上也就是獲取資訊的成本。
公務員考試分為A類和B類,報考國家部委屬於A類,我考了一門行政能力測試,一門申論。當時正在忙著考研,沒空準備,稀裡糊塗的去考,居然透過了,進入了300人的大名單。然後幹什麼呢?還是考試。考英語,不過這一次考的是跟對外貿易有關的英語,除了單項選擇、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等傳統題型外,還要將一篇經貿方面的英語文章譯成漢語,再將另一篇漢語文章譯成英語。
這道關之後,才是真正的面試,包括英語面試和綜合面試。我仍然透過了,但我最後還是沒有去商務部,其間原因,一言難盡。這裡不是在講我個人經歷,而是透過這個事情告訴大家,考試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上,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認為,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試,我為了高考而高考,高考完了之後以前學的東西就沒有用了。你以前學的東西有沒有用先不說,你透過高考除了考上大學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要注意……透過高考鍛鍊你的考試能力。因為在你未來的人生中,還有無數大大小小的考試在等著你。
首先,在大學裡你得過四、六級吧。沒有四級證書就沒有用人單位會把你當成大學生來對待,沒有六級證書就至少要被一半招本科以上學歷的單位刷掉。
然後呢?看你做何選擇。我在前面舉了陸文成功的例子,有人如果想以她為榜樣,那麼美國大學不可能來面對面考察你的素質,你必須透過兩個考試,一個是TOFEL(Test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非英語國家英語水平測試),包括聽力、語法結構、表達能力、詞彙、閱讀理解和作文,除了作文外全都是單項選擇計算機判卷;第二個是GRE(GraduateRecordExamination,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全部都是單項選擇,計算機改卷。比我們國內的高考還要缺乏靈活性。你要想象陸文那樣拿全額獎學金,那這兩們考試的成績都必須非常高才行。如果想去英聯邦國家,那就得考雅斯(IELTS)。如果你要讀研,那當然就必須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英語、政治和專業課。你說我不讀書了,我找工作。那麼國家機關就不用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