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我一起通知你,你已經被哥倫比亞學院錄取了。作為2003級的一名成員,你將以你天賦智力和個人的才能,成為一個學術群體中富有活力的組成部分。我們期待,所有你的這些能力都將能在哥倫比
亞被激發,被充實,被培植。
由於你是在哥倫比亞學院歷史上競爭最激烈的申請看之中被錄取的,你和你的家人有一切理由感到自豪。今年,哥倫比亞學院為本屆的955個名額而收到了13O00件入學申請。
真誠的
埃裡克則·J·佛達
本科招生主任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特快專遞內,還有哥倫比亞本科經濟資助通知:該校將以獎學金形式,為婷兒支付在未來四年中所需要的全部學費、住宿費、書本費以及其他費用。第一學年的費用即高達354O0美元。
可以說,放棄任何一所學校都讓人惋惜到心疼。可是又有哪所大學的吸引力能超過世界頂尖級的哈佛大學呢?
劉亦嬪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正當婷兒為究竟選擇哪所大學而四處徵求意見的時候,社會上的人們卻在反覆琢磨哈佛大學看重的“不尋常的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究竟指的是什麼?劉亦婷身上的“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又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成都商報》為劉亦婷開通的四部熱線一下午就接到了近千個電話,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渴望從劉亦婷和我們這兒取得教子成才的“真經”。
讀者來信也從全國各地雪片似的飛來。
有年輕的媽媽問“怎樣對5個月大的兒子進行早期教育?”
有小學生的家長關心“怎樣給孩子缺什麼補什麼?”
有大學生向婷兒請教怎樣學英語?
也有軍校教員要和婷兒探討經濟、文化和人生。
有天真的孩子問“為什麼劉亦婷姐姐在父母眼裡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
還有很多想冒尖、想留學的中學生把劉亦婷看作學習的榜樣。他們更想知道“怎樣利用時間?”“怎樣申請留學?”。。。。。。
就連一些悲觀失望的青年人,也把劉亦婷看作從“消沉中奮起的動力”,“迷茫中的燈”。。。。。。
深圳有一家公司甚至提前發來了聘書,力邀劉亦婷畢業後加盟他們公司。。。。。。
這些信婷兒和我們都很想回答,卻又限於十分緊張的時間,不可能分別作答。我們只能用一本精心寫成的書,同時回答所有讀者的提問。並向所有來信的人致以我們真誠的謝意和歉意!
那段時間,婷兒實在是太忙了。
除了應按不暇的採訪,婷兒還要辦理各種手續;還要抓緊時間強化英語;還要按父母的要來去快餐店打工,學習圍著別人轉,因為在高中階段經常是父母圍著她轉;還要看很多很多原計劃在中國的大學去看的書,儘可能補充一些民族文化的精華。。。。。。為了這些不做不行的事情,婷兒懷著歉意,謝絕了多家報刊電視臺的採訪,已經交了錢想學開車考駕照的事,也只好停下來了、連著多少個月,站幾每晚只有四五個小時的睡眠,她還得補補覺。。。。。。
1999年8月1日,劉亦婷終於辦完一切手續,登上了去美國的飛機,開始了她人生新的奮鬥歷程。臨行前,她親熱地摟著爸爸媽媽說:“我走了,你們就有時間寫書了、快把你們培養我的過程寫出來,去幫助那些渴望得到指點的父母和孩子吧!”
…………這正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第一章 幸運,在出生前降臨
(媽媽劉衛華自述)
懷孕期間,媽媽得到了一本好書
作為生她養她的母親,我比誰都清楚,劉亦婷能有今天,離不開一條環環相扣的因果鏈、但使得這一切因素能夠起作用的,全靠她生在前所未有的好時代。正是在為“改革開放”大聲疾呼的“思想解放運動”中,她的父母才接觸到了歐美和日本的早期教育理論和方法,也才有可能透過從0歲開始的教育為劉亦婷後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人都記得,在國門開啟的初期。潮水般地湧進各種新奇的思想和學說。習慣於憂國憂民的中國知識分子們,都在興奮地尋找和介紹能推動中國現代化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在連連出版的外國理論著作中,河北人民出版祉推出了一本功德無量的書…………《早期教育與天才》。這本連譯者姓名都沒有的小簿冊子,在1980年成都舉辦的早期教育學習班中,引起了我的朋友邱校長的極大興趣。她共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