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你不出去,我就出去!’”這位母親怎麼也不理解,自己從小帶大的孩子怎麼變得這樣陌生?
一位市婦聯主席對我說:“我的兒子本來挺乖的,不知為什麼一上初中,每天回到家,徑直鑽進自己的小屋,門口還掛塊小牌:‘請勿打擾,謝謝合作!’我很生氣,我那麼關心他,他竟然把我拒之門外。”我對她說:“你是不是干涉過多了?”她承認,孩子一離開她的視線,她就很不放心。
這種現象極為普遍。父母與孩子交流方面的衝突日漸突出。
隨著孩子的長大,成人對孩子的擔心,慢慢轉變為不放心和不信任。於是一些父母偷聽電話、偷看日記,甚至用僱私人偵探“跟蹤”的辦法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們對此很有意見。
一次,我去西安市永寧小學與孩子談心。一個四年級的男孩問我:“媽媽偷看我的日記對不對?”
我問他:“你怎麼知道媽媽偷看你的日記了?”
男孩說:“我就知道媽媽老偷看我的日記,可我一直沒有證據。”接著他講了這樣一件事情:
一天,他寫了一篇日記:“媽媽,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頭髮了,您這是為我累的呀!媽媽,您一定要愛護自己呀!為了表達我對您的愛,我把您的白頭髮珍藏在日記本里。”
當天晚上,媽媽又去“偷看”兒子的日記,非常感動。看到最後一句“我把您的白頭髮珍藏在日記本里”,她找了半天沒看到白頭髮,以為是自己弄丟了,就從頭上拔了一根白髮,夾在兒子的日記本里。
第二天,兒子開啟日記本,看到了白頭髮,就對媽媽說:“媽,您又偷看我的日記了!”
媽媽說:“我沒看,那根白頭髮不是好好的在裡面夾著嗎!”
兒子笑了:“您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了吧?我根本就沒擱白頭髮,那根白髮是您擱的。”
我聽了他的故事,覺得這男孩子很可愛,他的媽媽更可愛。但是,這些“可愛”的媽媽一旦是中學生的媽媽,就變成了“可恨”的媽媽了。
一位初中二年級女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