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4/4 頁)
助教忍不住用教授愛用的川人俚語暗道:“這才叫將就你的骨頭熬你的油。”想到這裡,助教重新用肅然起敬的目光望著講臺上的教授——教授正笑容可掬地與學生討論一統長江的問題……
戰後,田中尾尻(田仲是他在中國的化名)在日本重工汽車業協會供職,撰寫多部企業管理學專著,升旗太郎百年誕辰時,他寫下回憶錄《與老師升旗太郎君一起在支那工作》,對今日在重慶商務專科學校這一節鍾作了專章記述,認為對日本實業界頗具現實意義。書中甚至不惜篇幅地轉載了他與升旗去北碚探訪盧作孚培訓茶房當天,1934年3月14日,盧作孚在民生公司朝會上的講話記錄摘要:盧總經理說:最近提起注意的三件事,1、營業問題……我們如果要求個人不失敗,首先要使社會不失敗,我們的社會就是民生公司,而民生公司最重要的是營業收入。要在貨運和客運票費上想辦法。2、訓練問題。北碚訓練茶房主要的是軍事訓練,服務能力的訓練不充分,應進行敬茶、添飯、疊衣服、捆鋪蓋、洗臉、擦鞋等種種事務的訓練。3、幫助職工。每一個人都應當想辦法幫助全體,並應該從小事情入手。例如現在米貴,就要想辦法幫助解決總公司和每一個職工的家庭解決伙食問題。
田中出此書這一年,為振興重慶汽車工業,重慶一位分管領導訪日,對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企業管理表示佩服,豐田公司陪同參觀的主管者當即說:“我們的管理方法,還是向你們的盧作孚先生學來的呢!”重慶這位領導回國後,適逢盧作孚誕辰一百年紀念大會,他講道:“盧作孚先生的經營管理思想,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現已被日本豐田汽車企業學習借鑑,我們中國搞現代企業的人,有什麼理由不認真總結,發揚光大?”
這個從來重農輕商的文明古國,歷朝歷代卻出過不少名商與名商群:子貢、范蠡、胡雪巖……浙商、徽商、晉商……偏偏西南邊鄙的這座山城,在這方面一直默默無聞。殊不知到了二十世紀,出了這麼位人物,開始讓世人認知中國之大,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