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1/4 頁)
英國公府馮家,沒有嫡出女兒!雖說庶支那邊有嫡出的女兒,但畢竟是庶支,於太子正妃之位還差很多。
外戚的強勢,一直是孝昭帝心頭的一塊病,縱然太子做得已經算是不錯了,因為馮家,所以在孝昭帝心裡也沒有多得臉。後來秦氏女做了太子妃,不過月餘,英國公府的庶女就封了側妃。
太子妃手段高些,生下嫡長子之後,更是把側妃侍妾都掌控好了,一年裡,誰都沒有再生下庶子。
後來英國公府施壓,太子妃孃家畢竟無權,只是名氣很盛的世家,比不得英國公府。馮側妃如願有孕,十月懷胎生了次子,之後就好像開啟了生孩子的閥門,三年抱倆,還都是男孩,到如今,馮側妃已育有三子,小產一個,也是已成型的男胎,太子妃反倒沒了動靜。
太子府的這種狀況讓孝昭帝很是著急,本來就想到了馮家肯定會送女兒進太子府,所以當初才截了周承安的胡,給太子賜婚秦氏女,因為在京城裡,再也找不到能壓住馮家的世家了。沒想到馮家的側妃這麼能生,孝昭帝就把太子埋怨上了,怪他拎不清楚。
太子看到孝昭帝的態度,也更擔心自己。
這樣的事情在西漢就有,因為衛氏家族在朝中的勢力,漢武帝對太子諸多挑剔,與其說衛太子謀反,不如說是漢武帝逼著他兒子謀反!
漢武帝也是無奈,難道漢武帝精心培育的儲君,就是為了讓他謀反用的?
前車之鑑,太子的擔憂也不無道理。(未完待續)
ps:感謝crazyheart80、書友100102173959171響應號召所投來的粉紅票。
繼續求粉紅,晚上還有一更~
第132章 為何
郝炳文也想到了這一層,溫聲勸道:
“那太子爺就應與馮府保持些距離。側妃那裡,也應該疏遠一二。”
郝炳文看來,馮側妃一個又個男孩生著,比起太子妃來還要勢強,也難怪近年來孝昭帝對太子越來越不滿。
你丫的和老子對著來,看老子不收拾你!孝昭帝大概就是這種心態。
太子嘆一口氣說:
“我如何不知!只是馮家如今勢大,而我,只有馮家。父皇的心思我猜到一些,所以馮側妃進府後兩年無子,可是舅舅暗示我多次,我也是無奈。馮家的選擇從來不只是我一個人,五弟昏聵,比起我來,更容易掌控。”
太子與昌王,同樣都是馮氏女所生,隔著嫡庶之別,英國公府更願意支援太子,畢竟太子的生母先皇后才是他們的嫡親妹妹。
就算這樣,馮府也需要先穩固自家的地位,作為馮家的大家長,不得不考慮以後家族的路,哪怕太子是自己的親外甥,也親不過家族榮譽。
登天之路,從來都是鮮血鋪成,馮家付出了,勢必要有所收穫,他們所要的回報就是,下一代皇子裡,需得有馮氏血脈的太子,太子何嘗不知孝昭帝的心思,只是他一開始就選擇依靠馮府,就註定沒有其他路線。
如果孝昭帝的選擇也僅只是他一人,太子會毫不猶豫的靠向自己父皇那邊,可是,父皇的兒子裡,出色如乾王,疼愛如安王。陰狠如泰王,包括昌王那個廢物,也都有皇后護著,以及還有幾個未成年的皇子,孝昭帝如今年富力強,這中間會有什麼變數,太子不能預料。唯一能做的是。加固自己的籌碼。至少,只要自己肯,英國公府絕不會去支援其他的皇子。
“小時候二弟天資聰穎。很得父皇的心,外祖父買通了他身邊的人,若不是他命大,如何能活到今天。後來他才慢慢斂了光華,他很聰明。知道用示弱來保護自己。現在想想,大概是父皇察覺了,才冷落了他。不然,也不會把他交給陳貴妃撫養。那時候陳貴妃無子,陳家以及陳貴妃只能依靠他。父皇心裡最中意的孩子,始終都是他。我不依靠著馮府,難道要把希望寄託在父皇身上嗎?”
“照太子爺所說。安王平日的作為,是裝的?”後來又想想了說:
“可是,他沒有必要啊,陳貴妃養著他,依陳貴妃的手段,必能護著他長大與殿下一爭高低。他又為何這般?”
太子臉上帶著冷嘲說:
“如果沒有四弟,大概今日他在朝中的聲望比我還要盛出幾分。”
郝炳文有些不懂了,既然這樣,就算有陳貴妃後來有了乾王,安王他也有能力爭自己的一席之地,怎麼可能會像現在這樣閒雲野鶴?
只聽太子又說道:
“有些人天生為權勢而活,而有些人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