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理由的。”若干年後,女朋友開始後悔了當初和你分手,於是她致電你,訴述了當年對你誤解的感覺——原來,這時候感覺是有得解釋的。在這裡,人們通常所說的感覺就是理解。
注意的是,在這裡的感覺和感覺思維是不一樣的,感覺思維是一種思考的型別分類,而在本章中“感覺”則專指事物資訊進入人腦中的媒介,人透過感官知覺去捕獲象體,如佛家所說的色、聲、香、味、觸、法。請讀者注意區分。
有朋友很認真地思考這個話題,提出了一個很好的疑問:“比如我看一張錯覺的圖片,或者透過碎裂的玻璃看一個杯子,原本杯子是沒有破碎的,但是我看到的卻是碎的。這時候我是不是應該說感覺出現了錯誤呢?”
——你看到的是正確的,但是你看到破碎的畫面之後試圖去以這個畫面去理解這個杯,那這個理解過程就出現錯誤了。所以你的感覺還是對的。
有一位比利時藝術家馬瑟?黑梅克,從荷蘭平面造型藝術家M。C。的一幅畫中吸取靈感,創造了一個不可能存在的盒子的實物模型:
面對著這張圖你可以有多種看法(看到這張圖,大腦進行理解),但最後你會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這個模型在現實上是不存在的,即你理解分析的結論是這個模型是不存在的。這時候,如果我讓你看著這個模型(感覺),畫下來,你可以畫出來,而且一模一樣,這時候你感覺的是真實的,但是你的理解分析又是另外的問題。
在佛教經典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有一句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從佛家專業術語去理解,會讓很多非佛教徒費解的。
當你看完上面的論述後,筆者相信你已經開始有一個思路了:所謂色,就是人的感覺,你看到的,你聞到的,你聽到的……(佛教對色解說為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與本書理解是一致的。)空,就是本象,沒有人為新增任何概念的事物。
這個佛家歇語,可以按步去分析:
象體(空)→人感覺到(色)→人透過思維理解象體→得出概念結論。
由“象體(空)→人感覺到(色)”知道兩者是一樣的,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少電視劇場都有這麼一個橋段:
一對戀愛中的男女,由於男的一方患上了絕症,但是他又不忍心親自告訴女朋友這個訊息,於是他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故意讓她的女朋友發現他牽著另外一個女生,試圖讓女朋友有理由主動地分手,從而讓對方對自己沒有任何牽掛。
當一切佈局好了,這位女朋友見到了這一切後,非常氣憤,然後提出了分手。若干年後,當她收到男友離開這個世界時候遺留下來的信件,在真相大白之後,不禁潸然淚下。
很感人。如果你是主角,你會不會被“騙”到呢?
當你看到你男友牽著一個另外一個女生時候:
(象體)真實的是:你的男朋友牽著另外一位女生的手。
理解的是:
他已經有另外喜歡的人;
這位女生僱傭男朋友當一回男女關係;
這位女生是瞎的,男朋友出於好心,引路;
……
在這個例子中,女主角面對這個真實的鏡頭之後陷入了一個固定的慣性理解:牽手→他已經有另外喜歡的人。於是結局就是後來的潸然淚下。
我們會聽到一對夫婦在吵架,
老婆:“都給我見到,還有什麼狡辯呢?”
老公:“實際不是這樣的,是……”
那麼這時候,你需要讓你老婆情緒冷靜一下,以免陷入單一的思維慣性中不能自拔,然後告訴她,所看見的是真實的,但是這真實裡面還有另外一番“內情”。
2。太極思維
人生為何迷茫?
是因為這世間,萬千的現象迷惑了我們,紛繁複雜的事物糾纏著我們的心智,日新月異的變化疲軟了我們的精神。形形色色的觀念和見解讓我們疲於理解,無所適從。
聰明的專家和學者們闡述了無數的理論,到底哪一門對我們真正有用?這無數的理論又給我們帶來多少的困惑與矛盾?有時候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到,難道人僅僅只是命運中的一個棋子?
因此為了理清世界的紛繁,我們需要一種武器——太極思維!
由上面我們知道,事物的概念因應用、需要而產生,因此我們回到認識的模型上,這種應用需要,亦即是層。
象體透過一層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