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層(即每一種應用情況),最後表現在人們面前。
譬如我們說,張三是一個孝順,懶惰的人。
在這裡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層
層1:在家庭上,張三表現出孝順。
層2:在做事上,張三表現出懶惰。
假若再深入,我們會發現更多的層,如
層3:在生物界中,張三是人。
層4:……
……
隨著應用層面越多,那麼這個概念的內容就會越來越豐富(邏輯學上叫做內涵)。
這時候,如果我們把一個概念的層找出來,這樣一個思考方法稱之為:太極思維。
剛開始閱讀本書的時候,讀者可以把“太極”看做為“看待事物的角度”或“成立的前提”等等。
你看待事物越全面,那你必須有很多的角度,同樣如果要提高一個人的包容心,那麼這個人必須可以靈活改變自己看事情的角度。
“太極” 一詞主要繼承自《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讀過物理的朋友們都知道“參照體系”這個概念,假如沒有參照體系,物理中的所有現象如速度是無法考量的,這個參照體系便是本書說的太極。同樣,假如沒有太極,一切的想法都是不可靠,抓摸不透的。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大力神叫安泰,他是海神波塞冬與地神蓋婭的兒子,他力大無比,百戰百勝。但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一旦離開大地,離開母親的滋養,就會失去一切力量。他的對手打聽到這個秘密,於是設法讓他離開大地,把他高高舉起,在空中把他殺死了。後來,人們把一旦脫離相應條件就失去某種能力的現象稱為“安泰效應”。
那麼這個大地,就是安泰能發揮力的支撐點,“力大無比”存在的平臺,前提,即太極點。如魚無水,不成魚。
在職場管理學裡面,企業都會給員工灌輸一種觀念,就是脫離了企業,就很難發揮個人才華,以此讓員工能在團隊更好合力工作,更好地留在企業服務企業。
2。1多太極認識
(收集不到)
我們生活很多理念認識,都是多太極認識。多太極並不代表全面,因為假若每個單一太極認識都存在七分真,三分假的資訊,那麼到最後,就是“全面”地假了。
比如有時候我們會發飆罵別人,“你自己都有缺點,你有什麼資格說別人!”如果要我們挖掘這句話是否有漏洞,我們需要找到這句話的太極:缺點——太極為是非;資格——太極為一件事物定性為某個概念的條件。你會發現,這兩個太極是關係是不明顯。
如果我們要認定缺點和資格的關係,必須要認定兩個太極的關係,如有明文規定有缺點就沒有資格(在太極建模一章裡面是模3。2關係),如果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反駁:“我自己都沒有優點,我怎麼沒有資格說別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