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班裡的錯別字現象就奇蹟般地近乎消失了。全體同學都歡欣鼓舞,不光是學習上有了進步,他們還接受了一次特別的教育,在這次職業體驗活動中,有了一種社會責任感。這種集體活動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對集體生活的參與就是一種教育,孩子們學會關愛學會協作。
同學們愛上霍老師的課,因為霍老師的課堂是豐富多彩的,就連枯燥的句子結構都能學得妙趣橫生。霍老師把同學們分成了四組,小組的名稱非常新鮮,就叫“主語”、“謂語”、“賓語”、“狀語”。霍老師說:“每個同學都寫一個相應的詞,然後每組出一位同學來唸他的詞,看一看能不能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我們輪流著念。”講明規則,有趣的組合遊戲開始了。結果真是“妙句橫生”:“海汀同學在藍天上翻跟頭”、“大老虎和小花貓在床上打乒乓球”等。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習興趣就更高了。
霍老師經常帶領同學們玩各種學習遊戲,這些活動都是他們班獨創的。在玩中學習,在玩中創造,這種樂趣和境界他們一直都在體會。這天他們又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叫“贊祖國語言文化班會”,是展示祖國的語言文字魅力的。課桌分成了四個圈,四個小組展開了擂臺賽。霍老師站在同學們中間說:“現在我們先說以‘一’字開頭的成語,說出一個得一分,看哪組的分數最高。”……依次往下進行,正像進行到“八”時,某小組所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同學們都瞪起了眼睛,平日那股聰明勁兒發揮到了極致。遊戲遠遠沒有到此為止,接下來是成語接龍、歇後語速接上下句、成語或諺語對仗,等等,真是創新無止境呀。
當了校長以後,培養青年教師就成了一項重任,她經常親自示範教學,或者帶著一幫青年教師聽課。說到聽課,霍老師太熟悉也太有感情了,她教過的班幾乎都成了“明星班”,報紙採訪,電臺來錄節目,搞電影電視的也來拍過現場,更有全國各地的教師同行前來聽課觀摩。她的日常課都通常得在千人大禮堂裡開,否則“客人”太多盛不下。而當她有了更多機會聽青年教師的課,也同樣別有思路。學完一篇課文《水》,青年教師提了個問題,“同學們看看能不能說出與水有關的詞語。”一個同學說“喝水”,又一個說“水果”,教師表示同意之後便準備預習下一課了。霍老師在後面坐著,心裡起急,一個好教材不能就這樣浪費了呀。
霍老師站起身,邊往前面走邊對孩子們說:“同學們,大家願不願意做個聰明的孩子呢?”大家都說願意。“那你們想知道怎樣才能變得更聰明嗎?”孩子們都提高了注意力,想探究一個答案。“每個人身上都有四件寶。能不能變得聰明,關鍵是會不會使用這四件寶。”大家更覺得新奇,有的孩子急著問是哪四件寶。
這時青年教師將講臺讓給了霍老師,她拿起一枝粉筆,接著說:“第一件寶——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霍老師微笑著看孩子們用心思考。“耳朵!”有同學答道。霍老師邊誇獎邊在黑板上寫下一個“耳”字。轉過身來,霍老師又說:“第二件寶——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有孩子立刻答出是眼睛。霍老師又在“耳”邊劃上兩個點兒,好像一雙眼睛。“第三件寶——紅門樓,白門檻,裡面有個紅孩兒。”有人答是嘴巴。霍老師在兩點兒的下面寫上“口”字。“第四件寶——白娃娃,住高樓,精巧機關猜不透。”有孩子回答這是腦子。“用腦就是用心。”霍老師邊說邊在“口”下添上“心”字。組合完畢,同學們看清楚原來是一個“聰”字。
“耳、眼、口、心,這四件寶不能只用一次,得日日用,”霍老師在“聰”字右邊寫下“日”,“月月用。”再添“月”字,“天長日久,就聰明瞭。”同學們看著黑板上的“聰明”二字,都茅塞頓開,想做一個越來越聰明的孩子。“所以我們就得多聽、多看、多問、多想。”有同學若有所悟地說。
霍老師很高興,“這位同學說得非常好。那麼我們今天就要開始經常使用這四件寶,大家剛學了《水》這篇課文,同學們的家裡有多少東西、事情和水有關係呢?我們回去可以看一看、想一想,明天上課我們來說,但不許說重樣兒。只要我們能想到的帶‘水’的詞都算數。誰說得多誰最聰明。”
第二天,孩子們臉上都帶著一種興奮和期待,等候霍老師的“檢閱”。他們一個個爭先恐後,說的“水詞”那個多,簡直是教師們都想像不到的。霍老師也被孩子們的熱情和聯想力感染著,“看來水真的是生命之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這時有同學說:“可是我們國家好多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