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致使邊將生變,也有人為安祿山起兵而興奮,他們幻想著從立兵功而取富貴。
“長安人不以為這是嚴重的?兵兇戰危——”楊貴妃說了四個字,苦笑著,“一般人不知道朝廷在河北無兵,在河南也沒有兵,唉!這也難怪他們!”
“太平時日太久了,貴妃,你可知道,我們大唐皇朝有多久沒有在內地打過仗?”虢國夫人說,楊貴妃搖搖頭,於是,她又接下去說:“我的孩子記下來,你看!”她取出一張紙,交給貴妃。
大唐皇朝自開國時代內戰十年,在太宗皇帝貞觀二年討平梁師都以後,就不曾有真正的內部戰爭。其間,武太后臨朝時,有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那是發生在光宅元年的事,又只是區域性的小地區戰事,很快敉平叛亂。此外,一城一地的小亂子也曾有過,但都不能稱之為戰爭。自貞觀二年結束真正內戰到如今,已經一百二十七年沒有真正的大規模內戰。
對外戰爭雖然經常不斷,但驚動都城,勞擾天下的大征伐,也只是在太宗皇帝朝,貞觀十九年,皇帝親征高麗,五月渡遼,十月班師回,這也是百年以前的大事。其後對高麗,對突厥,對其他的外族作戰,都由將軍統兵,長安和洛陽地區的百姓,並未受到戰爭的困擾。至於宮廷由權力鬥爭而起的兵亂,大致在一兩天中即告平息,根本算不得是戰爭。
自李隆基嗣位為帝之後,四十四年來,物饒民富,連傳統的府兵也等於廢棄了。對外戰爭只在遙遠的邊境,大多在異族的土地上進行,偶然有兩三次徵役,規模均極小,人民,這一代和上一代,似乎都不知道兵戈之事。
楊貴妃看著虢國夫人兒子的紀錄而出神。她恨安祿山扣動了一條動亂的琴絃——她們姊妹在談話中,張韜光來報告:宰相到了。楊貴妃問明瞭楊國忠是和一批人來見皇帝的,她就不欲與之相見,邀了虢國夫人到飛霜殿去,她也吩咐內侍,請皇帝於會見宰相後到飛霜殿。
她們自北邊的門戶出花萼樓,乘了宮車赴飛霜殿。虢國夫人於陪貴妃入內後,便辭出。
楊貴妃自山上下來至此刻,才換衣服,斜臥榻上休息和再看那一面紀錄動亂的紙。
皇帝回城的第二天,大唐皇朝應付叛變的各項措施的詔令正式宣佈了。
以兒女眾多而出名的榮王李琬,擔任東征軍的元帥,自右羽林大將軍轉右金吾大將軍的高仙芝,為副元帥,詔出內府錢帛,在長安地區招募十萬人從軍,並且預定了名號,稱為“天武軍”,此外,以右羽林大將軍王承業為太原尹,就地招募及指揮兵將,又任命尉衛卿張介然出任新設的河南節度使,以陳留為首邑,節度使領十三郡。調回胡將安思順出任戶部尚書,任命郭子儀接任朔方節度使。又以凡是當兵的各郡,添置防禦使。
接著,因群臣的堅請,把在長安任太僕卿的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殺了,安慶宗的妻子榮義郡主賜自盡。
所有的詔命都立即付諸執行。
新設的河南節度使署,也立刻治印,委派佐貳。皇帝要在一天中辦完手續,經費則先由少府墊支,再轉政府——少府是皇帝的財務部,可以不必經過政府手續而立刻支取的。
皇帝在張介然出發以前,特別於內宮召見,叮囑他從速募集兵卒防守河南,皇帝暗示了河北全境皆無可恃,河東、朔方雖然會發兵出擊,但在時間上不易阻止安祿山南進,皇帝切實地命張介然注意,竭盡所能守衛河防,阻安祿山兵過河,以待封常清組成新軍和天武軍赴援。李隆基又告知他,封常清募兵的情況很好,估計,在長安地區募兵,也會很理想。
在張介然走後,皇帝伸舒雙臂而入內,內起居間中,謝阿蠻陪著貴妃在閒談。
謝阿蠻自梨園子弟那邊得到一些訊息:有無數長安人參軍。皇帝聽了,只是苦笑。楊貴妃問他情況,李隆基長長吐了一口氣,靠在榻上說:“剛才得知,長安募兵很理想,但據說,應召而來的新兵,素質並不好,我已下令作一番選擇,不一定要人多,兵士素質差,多了也沒用!”
“兵多,總是威脅大,有什麼不好呢?”謝阿蠻跪下去為皇帝脫靴,換上氈鞋。“兵多,要有將統領的,我們缺少統領大軍的將才,此其一;其次,市井中的少年,不易使他們守紀律,將來,我們的兵還是要從小地方、農村中去招募,大城中的少年不及鄉下人,在長安和近邑,我想募集五萬人也差不多了。”
“三郎,你好象忽然很有辦法了!”楊貴妃笑了起來。
“並不是忽然很有辦法,只是冷靜了下來,著急,貪兵多,都沒用的,戰爭已經來了,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