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頁)
我雅閃嘶鹿儷齜⒌氖隆�
在這些報告之後,朝中議論紛起了。
李隆基用心地傾聽,但他很失望,因為沒有切中的建言。
就在大朝進行中,安西節度使封常清趕到了。
封常清是西北軍中少見的漢人名將,為高仙芝的舊部。高仙芝是高麗人,但已完全漢化了的,他內調先擢為右羽林軍大將軍,再轉金吾大將軍。楊國忠常與之商量安祿山的問題,高仙芝推薦封常清,楊國忠便密召他入都城。封常清昨夜到長安城外,和楊國忠的人聯絡,便直赴華清宮。
身材矮小,一足微跛的名將封常清,沒有將軍的威風,但他有戰功,又能治軍。因此,人們並不因外形而看輕他。他上殿,立刻對安祿山的叛變事件發言。
封常清已得到楊國忠的指示,他當殿請纓殺敵,簡單明快地指陳形勢,自請到洛陽開府庫募兵,可以很快地擊破安祿山的部隊,他指出:天下昇平長久,人民雖怕兵,但也同樣厭亂,因此,安祿山聲勢雖大,但人心不附,要擊破他並不困難。
朝議紛紛中,只有封常清的陳詞慷慨激昂而充滿信心。皇帝對之表示嘉許,命他先退朝去休息,再候命令。
接著,又由韋見素提出一套在大河南北招兵的計劃,又有不少人對此計劃發言,大朝拖到近午時才散。
一上午的大朝會,不曾作出具體的決定。
散朝後,楊貴妃已在內殿門車上等皇帝了,她請皇帝上車回內院吃飯休息。李隆基稍為猶豫,終於上了車,但在上車之後,再召高力士來,著他在內殿主持。
當李隆基回到內苑,換了衣服,還沒有吃飯,楊國忠和高力士已到來了,他們報告最新的訊息:北京副留守楊光翽被誘俘,太原城陷落——他們曾指望大唐皇朝發源地的太原能打一仗的,只一夜,幻滅了。
十一月十八日,又是大朝會,聽取各部首長的報告,討論動員計劃;皇帝任命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即日乘驛趕赴洛陽募兵。
除了這一項任命之外,其他擬定的措施,都沒有釋出,這是聞訊的第三日,雖然有了太原陷落的訊息,但朝廷中的人心,反而較當日和次日為定,也許由於封常清的陳詞和出發所影響,也許由於皇帝表現的從容。
總之,在山上的朝臣忽然不十分慌張了。
實際上,皇帝是在憂心忡忡之中,高力士曾調看了軍事檔案,他奏告皇帝,河以北,除了楊光翽之外,其他城市並無可戰之兵,再者,在編制上,安祿山兼領河北道採訪使,河北諸郡都歸他統領,州官也不易抗拒。如今只能希望河東的軍隊出擊,以及河北城市的地方兵自發性的抗戰,而兩者都是近乎渺茫的。
皇帝對此無話可說,高力士建議立刻在長安地區募兵,李隆基認為尚可再等待幾天,他不願都城中因此而混亂。
楊貴妃是清楚皇帝在憂惶中的,但她又有莫名其妙的希望,皇帝會告訴她,已派人去遊說張通儒,崔乾祐等人的兵,只要有一兩支兵反正,回擊安祿山,那末,大局就能扭轉,皇帝對拉人反正,有相當的信心。
於是,在兵烽戰火彌散中,大唐皇帝從容地自驪山避寒行宮回長安城,那是十一月二十二日,丙子。距安祿山起兵反,足十二日,從得到訊息計,今天是第七日。
車駕自華清宮回到城內的興慶宮。
皇帝在下車之後不久,便偕同貴妃到花萼相輝樓,眺望長安市區——長安城與平時一個樣子。興慶宮附近的居民、行人,於是知皇帝在花萼相輝樓後,都到街上來看,朝拜皇帝。
李隆基再偕同貴妃到城上,於近距離與百姓相見,然後,他回到花萼樓的東廳,接見宰相以及留在城內未上山的大臣,其中有幾位是退休了的大臣。之後,皇帝吃了午飯,就在花萼樓休息。
楊貴妃沒有午睡,她約虢國夫人於下午來——在驪山時,貴妃就託妹妹入城後設法打聽一些民間的訊息來相告,現在,她靜靜地等待著。
七天來,楊貴妃的不安在加深,似乎,多過一天,和皇帝多談一次,她的憂慮就深一分,雖然皇帝也時有樂觀的表示,但她總覺得皇帝的樂觀很空虛。
對封常清的馳赴東都募兵出戰,她完全不看好,她雖不知兵,但有常識,認為臨時募集的兵必然不能抵擋久經訓練的正規部隊。
不久,虢國夫人到了,她告訴貴妃,長安的平民對安祿山的造反,一些也不關心,一般人對於發生在遙遠的河北的事,不以為是嚴重的。至於士人,議論雜亂,有不少人批評楊國忠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