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生產手段併為產品價值尋求價值的代理人。”“私營公司老闆能夠把經濟資源從生產效率低和產量較少的領域,移到生產效率較高的產量較大的領域。”私營公司老闆必須具有“判斷力,堅韌不拔,有關商業以及世界知識,他必須有管理與行政的藝術”。出生奧地利的美籍經濟學家熊彼特的私營公司老闆論和私營公司老闆精神論獨樹一幟,引人注目。熊彼特認為:私營公司老闆是經濟發展的帶頭人,其作用在於“創新”,“創新”是私營公司老闆的本質特徵。“創新”論是熊彼特經濟理論的核心,私營公司老闆則是“創新”論的焦點。他常常直接把私營公司老闆稱作為“創新者”。熊彼特把私營公司老闆的創新稱為“創造性的破壞”,稱為“不斷破除舊的生產方式、創造新的生產方式,經濟結構不斷地從內部進行革命突變”的過程。
用熊彼特的觀點看,私營公司老闆是富於創新精神的開拓性人物,只有那些具有創新精神、對經濟環境做出首創性反應、推動私營公司超常發展的私營公司老闆人員才稱得上是私營公司老闆。
對於私營公司老闆的評定和確認,實際上包含兩方面的過程和內容:對作為經營老闆的評價和對作為私營公司老闆的評價。
對於經營老闆的業績評價,各國大多是透過經濟評價、管理評價和社會評價及與之相關的準則展開的。經濟評價是最傳統、最基本的方法。
這種方法強調經營老闆的經濟能量。看一個經營老闆能量的大小,一般可以從分析私營公司規模、發展速度、投資收益率和市場佔有率等指標入手。管理評價強調職業私營公司老闆的管理職能,通常採用的評價內容和指標有:自信心和決斷力、戰略規劃意識、創造能力、應變能力、人力資源的呼叫、激勵及協調的能力,等等。社會評價是從私營公司如何履行私營公司的社會責任的角度來考察經營管理的貢獻能力的。所謂社會責任,是指私營公司在追求經濟和員工的利益的同時,必須承擔保護和改善公眾利益的義務。
對於私營公司老闆的評價,除了上述準則之外,在定性和定量的評判標準的程度上,都嚴格和複雜得多。私營公司老闆從成長到成熟確有其不可割裂的階段和過程。如果把私營公司老闆認作具有超常業績的經營老闆,則在他的成長、成熟過程中,人們(包括私營公司內部、經濟界、政府和公眾)對他的評價,採用的是一系列具有橫向和縱向延伸度的動態標準。在私營公司老闆成名之前,人們評價他採用的是社會上對一般私營公司經營者所採用的方法和標準;在成名之時,他或許要接受比較苛刻的輿論,因為人們要用私營公司老闆的標準去衡量他;成名之後,“馬太效應”會使他有一段順利暢達的時期,人們對他的評價往往高於他實際的水平;當他頭上光環的亮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時,人們施加於他的是一套新的評判標準,即除了要求他符合作為私營公司老闆的一般標準之外,還要在這套標準之上疊加他歷年的成就和其他私營公司老闆特有的成就。於是,一個人要成為私營公司老闆或許還不是最難的,困難的是成為所謂的私營公司老闆之後,他只有不停地、加倍努力地奔跑,才能保住頭上的桂冠。由此,我們可以說:人們心目中對私營公司老闆成功度的評價與私營公司老闆實際的成功度是有差異的。
人有生命週期,產品有生命週期。從前面的討論中,我們可以預感,私營公司老闆也面臨一個從起步到成長、從成長到成熟、從成熟到衰退的過程。我們把這個過程稱作“私營公司老闆生命週期”。
借用營銷學中有關產品生命週期的理論和方法,我們把“私營公司老闆生命週期”也分為四個階段: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處於引入期,未來的私營公司老闆人微言輕,雖埋頭努力卻得不到足夠的承認。進入成長期,私營公司老闆開始引人注目。一旦邁入成熟期,私營公司老闆頭生光環,榮譽緊跟成就滾滾而來。雖然,高峰過後,私營公司老闆的實際成就已不如從前,但絕大多數人未能察覺這一點。終於,衰退期開始了。此時,工作成就每況愈下,不僅周圍評價下降、指責不斷,私營公司老闆本人也日感心力憔悴、迴天無術。
絕大多數私營公司老闆無法逃避這樣的週期。境遇差些的,走的是一條陡形下降曲線,即迅速衰退,失去私營公司老闆的光輝形象。境遇好些的,走的是一條坡形下降曲線,即緩慢地衰退。只有少數傑出的私營公司老闆,在衰退期到來之前就認識到往後的必然發展趨勢,並作出相應的反應,結果,他走的是一條再次上升的曲線,即在衰退之前,透過又一次創新,進入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