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2/4 頁)
想到跟您爭奪權力。參謀長對您在蘭封會戰中的表演非常景仰,之前還說以在您麾下效力為榮,可您現在的做法也太令人灰心了。”
鄭衛國笑道:“有些問題不是你不想就不會去做的。敢問兩位,張蔭梧突然派兵北上是怎麼回事?我不相信你們沒有收到過上峰的指示。”
李良榮滿臉尷尬,想了一下說:“實不相瞞,卑職確實接到過上峰指示,要求職部協助張蔭梧在冀中地區發展民軍。可這並非是爭對41集團軍,更不是爭對您。”
鄭衛國冷笑道:“不是爭對我?博野距蠡縣不到二十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兩位都是軍事大家,不會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吧?”(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五章 軍校
() 面對鄭衛國的質問,李良榮不禁語塞。從他的內心來講,也是極為反感這種內部拆臺、下絆子的做法,但他是軍人,只能選擇服從。
見場面有些尷尬,廖耀湘忙勸道:“總司令,這事兒真不是衝您來的,中間肯定有什麼誤會。而且博野周邊數縣大多在八路手上,就算劃給民軍對您也沒有任何損失啊!”
李良榮忙大聲咳嗽起來,現在是畢竟是國共合作時期,雙方雖有不少矛盾,但誰也不敢公開挑明,否則就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廖耀湘自知失言,忙閉口不迭,還心虛地看了鄭鬍子一眼,生怕他揪住不放。
鄭衛國哼了一聲,反問道:“敢問你們二位究竟為何而來到冀中?”
李良榮說:“當然是為國盡忠,抵禦外侮!”他頓了頓,反唇相譏道:“想要坐冷板凳的話,哪裡不行,還用大老遠的跑到河北來嗎?”
鄭衛國追問道:“很好,既然是為抵禦外侮而來,那你們為什麼不抗rì,而是把矛頭對準份屬友軍的八路?你們就是這樣為國盡忠的?”
李良榮滿臉通紅,爭辯道:“誰說我們不抗rì,只是,只是……”
鄭衛國冷笑道:“只是什麼?你想說攘外必先安內,對不對?”
李良榮忙道:“這只是您的看法,我沒這樣想過。身為軍人,卑職只知道服從而已。”
鄭衛國說:“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但你們現在的做法無疑是對統一戰線的踐踏。軍人服從命令是對的,但也要看是什麼命令,如果上峰要求你們投降rì寇也要執行嗎?”
見二人啞口無言,鄭衛國又接著說道:“如果你們是真心為抗rì而來,就請不要去做仇者快,親者痛的事情。如果你們只是想借著抗rì的幌子消除異己,那我建議你們趁早回去,因為這條路在我這裡行不通!”
李良榮和廖耀湘被訓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想要反擊卻無從說起,心裡別提多彆扭了。
鄭衛國看在眼裡。心頭暗爽。怪不得那麼多人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抨擊對手,這個感覺真的是很爽啊,呵呵!
回到97軍指揮部,熊處長已經把籌辦軍校的報告遞交了上來。建議下週一就正式開學。根據這份計劃。第一批學員將招收兩百人。均為士官系步兵科,文化程度要求在初中以上,年齡在三十歲以下。學制一年。
這一年的軍事訓練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一個月的單兵基礎訓練,如步兵cāo典、shè擊教範、野外勤務令等等。
第二階段為期五個月,主要學習分隊訓練和基礎戰術。這五個月是學年當中最匆忙的時期,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包括兵器學、地形學、基本戰術、交通學、工事學等等。想要全部掌握必須得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行。
學完這些知識之後就可以開始第三個階段——到部隊擔任實習排長。學員們將在長達六個月的時間內學會如何指揮和訓練新兵。當然,這個實習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長予以延長或者縮短,不合格的學員還可以黜退回爐。
鄭衛國看完笑了笑,說:“嗯,時間倒是抓得挺緊的。除去六個月的實習時間,實際學習只需要六個月,這一點非常好。咱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啊!”
周參謀長笑道:“熊處長還是花了一番心思的,這是他按照法國聖西爾軍校的辦學經驗制定的。課程安排和時間分配都經過了jīng心的佈置,所以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
程政委奇道:“那個聖西爾軍校很有名麼?”
周參謀長點點頭說:“這是當然,聖西爾軍事專科學校是世界四大軍事名校之一,教學理念和質量都是世界一流的。如果我們的教學水平能達到這所學校的一半就非常不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