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腳。一旦,他此時稱帝,等於向天下人暴露了他“靖難”背後的“狼子野心”,而他向全天下人所打出的“清君側,除佞臣”之名,便一下失去了所有的立場。
以他的智謀胸襟,又豈會看不出利弊?
但,此等玄機,那些忠肝義膽的武將並不知情。
張信等人勸進不成,都督顧成與五軍總兵官丘福等人,又復申前請。
燕王,仍不允。
接著,寧王朱權又再一次上表懇請。
燕王,面色愈冷,玉立於七寶雲龍御榻之前,堅卻之。
雖,堅辭不允,但,為彰表諸將之忠勇,燕王仍大享將士。
建文三年,臘月初一。
擢升都指揮丘福、張信、劉才、鄭亨、李遠、張武、火真、陳圭為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升李彬、王忠、陳賢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升徐忠、陳文為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升房寬為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以後軍都督陳亨之子恭襲其父職。升紀善金忠為右長史,其餘將校升秩有差。
臘月初六,燕王再下令,犒賞全軍將士。並於翌日,親自撰書祭奠燕軍陣亡將士以及官軍中死歿之士。
初八,釋放擒獲的官軍遼東指揮王雄等七十一人,使其還歸本衛。
先前,官軍遼東守將楊文等領軍來圍永平(彼時,已為燕軍所據),以遊兵萬餘抄掠薊州、遵化諸郡縣,所得俘虜不分老少皆烹而食其肉,其淫刑酷虐無比,百姓苦之。燕軍守將郭亮來報燕王,遂命都指揮劉江領軍往援。劉江行前,燕王戒之曰:“賊聞我軍至,必遁回山海,慎勿追之。爾至永平,留月餘,卻大張旗幟,整飭隊伍,聲言回北平,緩行一二程,復卷旗幟,按兵甲,夜趨入永平。賊諜知爾歸,必復來為寇,驕肆不戒,爾師擊之,賊眾必敗。”劉江依計行事,果大敗楊文之兵。斬首數千級,獲馬六百餘匹,生擒王雄等。
至是,釋其歸,燕王特諭王雄等人曰:“奸臣濁亂朝綱,廢成法,屠我諸王昆弟,以危社稷,苦軍虐民,肆毒於我,我之舉兵,為誅賊臣,救禍難,保全骨肉,以安天下。每戰擒獲將士,思其皆為我父皇舊人,為奸臣驅迫戰鬥,蓋出於不得已,實非其本心,念其皆有父母妻子,朝夕盼望,悉放遣之。故今亦釋爾等。歸語楊文,所敵者在予一人,百姓男女老弱嬰兒何罪,淫刑慘酷,使人痛心,不忍聞也。夫善惡報應,捷於影響,楊文不有人禍,將必有天殃。”
話音未落,王雄等人皆叩頭流涕不止。
燕王,乃皇子,天潢貴胄,卻心懷百姓,仁恤民計,讓這些年輕將領如何不感服並效死?
王雄一面哭,一面向燕王叩拜道:“楊文誠得罪於天,無所逃其責,臣等愚昧,為其所誘,罪宜萬死。今蒙殿下再生之恩,當隕首為報。”
朱棣但笑不語,乃賜以資糧而遣之。
初十,韃靼可汗遣使來見燕王,命人奉上銀餉若許,俱納之。
臘月十三,再擢升後軍都督府都督顧成,為右都督。顧成,為降將,自降始,就一直為燕王駐守北平之根本至今。可謂忠心耿耿,恪盡職守。燕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其心懷韜略,以及識人、馭人之術,實非常人可窺之一二也。
是日,天剛微明,大明殿後殿之內,滿室的暖意,如春。
她蜷縮在榻上,假意聽不見寢室之外的響動。
夜燭,已熄,只餘嫋嫋的青煙尚未散盡。
照前例,他昨夜並未宿在殿內,而是直接去了張氏雪如的殿室,直至更敲寅時,始回大明殿。
此刻,想必已是大軍集結完畢,只待時漏再催人腳程。
他緩步走至內室,那張睡榻之上,伊人,看似春夢正酣。
但,他豈會瞧不出?
再等了片刻,見榻上之人兀自不動,遂俯下身,將那張小臉自錦被中強行攫住,轉向自己。含笑斥道:“王妃,準備何時醒來?”
言罷,薄唇即覆住那一朵唇瓣,唇齒始接,始知所觸之處,竟是冰的。如此冰冷,顯是一夜無睡。
不過須臾,便已掙開他的鉗制,扭頭看向裡側。
她雖一向在他面前放誕胡為慣了,但,如此肆意任性,卻也極少。
他心內洞悉,卻只淡淡一笑,不動聲色地鬆了她,準備起身。但,那副小小的身子,卻半點動靜也無,伏在錦褥之內,只若泥雕蠟塑一般。
他不再理會,起身離榻,大步而出。
高大挺拔的身軀之上,已然裝束一新,青黑色的甲冑,在晨曦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