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
明智的統治者看清了低薪會大大提高了官員貪汙的機率這一點,試圖用“高薪養廉”問題來解決一下的辦法古已有之。早在北魏之初,因“少有能以廉自立者”,重臣高閭於是提出“以酬廉吏”。他說過,“飢寒切身,慈母不能保其子。今給祿,則廉者足以無濫,貪者足以勸慕;不給,則貪者得肆其奸,廉者不能自保。”
因而對此十分奉行的燕祉祾決計以此來遏制貪贓枉法,曾有知縣“每月支俸三兩,一家一日粗食安飽若兼餵馬匹即須銀五六錢,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費。”所以難怪會說,“小小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沒有錢的官吏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的搜刮民脂民膏,不然軒王爺如何會因為對於一些人的利益觸動而命喪南疆。燕祉祾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能大筆一揮,先是提高了大臣的薪俸,接著又命令增設養廉銀。
而養廉銀設為通常本薪的十倍,這樣一來,清廉的官員得到了十一份大於原先的收入,而且沒有任何相關的風險需要承擔,何樂而不為?不必戰戰兢兢的擔心被人檢舉告發腐敗安全許多?
當然也因為燕祉祾的制約力很是嚴格,心無旁騖的他勤政非常,但凡收受下屬的“孝敬”和賣官鬻缺的人,太過惡劣而被他知曉,下場真的是非常悽慘。而有一些特殊的官職,如管理鹽務的鹽運使,管理關稅的海關道等,因為是大家公認的肥缺,收入甚多,所以燕祉祾的眼睛就盯得更緊,就連亂要“棚費”的主考都能被他“刑上大夫”,朝政如何不肅穆?
因而“養廉銀”在略略推行了之後,效果不能說不顯著,起碼看得見摸得著的——以往的“京官貧不能自存,逢一外吏入都,皆考論年世鄉誼,曲計攀援”的情景得以舒緩,好像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幾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問題也沒有那麼嚴峻了,“冰敬”和“炭敬”的說法也少了很多,因為輔以了一些其他的監察與嚴刑,這項制度並沒有跑得太遠,基本被燕祉祾所掌控——雖然那些翻了許多倍的銀兩相對於一些人的貪婪而言,依舊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因為上有所好,皇上盯得緊了,下面的人多多少少收斂的規矩些,都快要“政治清明”了。
沒有可以的偽裝和阿諛的作態,燕祉祾自己精打細算了一場改革,事無鉅細的盤算,終於換來了一個朝野安定的結果,重賞之下的勇夫臣工們,好像連活幹的都好了不少。
作者有話要說:
☆、徵兵
當然這就是燕祉祾最想看到的事情,內部安定,就可以一致對外了。朝野臣工對他盡忠,他便可以放心大膽的假公濟私的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自然,也唯有如此,才可以明目張膽的藉著炎國的兵強馬壯和倉廩充實而去攻打黎國,毫無阻力。
養廉制度在炎國成型了一段時間並且已有成效初步顯示的時候,這個訊息才慢吞吞的傳到了黎國。聞言如此的百里驊騮表情一般,覺得燕祉祾是在做表面文章;聽說這個訊息的百里頡頏有些疑惑,不明白燕祉祾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的散財——其中真味,除了尚槎,沒有人明白。
炎國素來富庶,在燕祉祾的治理之下,這更是不消言說的局面。菜賤傷農,米賤傷民,如果國庫裡串銅錢的繩子都爛光了,白銀黃金堆積如山,百姓卻得不到好處還有什麼意義?還不如拿出一些九牛一毛的錢去安撫人心,官員就算是貓也有脾氣,需要經常梳弄一下毛才會乖乖聽話。
如此一來,國庫不會擔心錢太多而爛到影響儲存,官員們只要不是太過惡劣就會減少貪汙,物價不會成為一個困擾,這一切的一切,稱之為“如意算盤”,毫不為過。而最成功的是,燕祉祾的如意算盤,真的打成了。尚槎在驚歎之餘,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燕祉祾很快就會實現他們的那個聽起來不夠現實的約定了——開疆拓土,揮師西進。燕祉祾馬上就要具備這樣的資本了,尚槎知道,他等這一天很久了。
燕祉祾等的當然夠久,滿地的相思子瘋狂的到處飛濺,對於那個從未模糊的面孔的想念化作一張又一張的丹青甚至是糖畫,那雙美麗的手依舊,卻終於不再文縐縐的治國,而是要去安邦。
燕祉祾打算攻打黎國並不是一年兩年的蓄謀,而是從未停止的謀劃——商炳陽沒有白死,那一次戰役的確慘勝,卻是燕祉祾研究對手最直接的借鑑,就像是研究京城的物價一樣,燕祉祾仔仔細細的對比了開戰的利弊,也曾經計算過各種損耗。
密密匝匝的算草都是見證,因為從不涉足後宮,燕祉祾因此具備了超過以往任何一位君主的時間和耐心,不用關心後院的爭寵問題,一切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