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兒吃,賒著也得吃的 講究與作風,更看不上他們的提籠架鳥,飄飄欲仙地搖來晃去的神氣與姿態。可是,到 了三十歲,他自己也玩上了百靈,而且和他們一交換養鳥的經驗,就能談半天兒,越談 越深刻,也越親熱。他們來到,他既要作揖,又要請安,結果是發明了一種半揖半安的, 獨具風格的敬禮。假若他們來買半斤肉,他卻親熱地建議:拿只肥母雞!看他們有點猶 疑,他忙補充上:拿吧!先記上賬!
趕到他有個頭疼腦熱,不要說提籠架鳥的男人們來看他,給他送來清瘟解毒丸,連 女人們也派孩子來慰問。他不再是“小山東兒”,而是王掌櫃,王大哥,王叔叔。他漸 漸忘了他們是旗人,變成他們的朋友。雖然在三節③要賬的時候,他還是不大好對付, 可是遇到誰家娶親,或誰家辦滿月,他只要聽到訊息,便拿著點東西來致賀。“公是公, 私是私”,他542老舍文集 第七卷①
②
③三節——五月初五的端陽節、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和大年三十的除夕*5貝巳�冢*債主子們多來討賬。
二洋人——又叫“二毛子”,是對入了“洋教”而又仗勢欺人的民族敗類的蔑稱。
教案——指十九世紀末,在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侵入我國內地的情勢下,我國人民掀 起的反對外國教會侵略的鬥爭。此處是指一八九九年出東人民反對教會、教民的鬥爭。
250
對大家交代清楚。他似乎覺得:清朝皇上對漢人如何是另一回事,大家夥兒既誰也 離不開誰,便無妨作朋友。於是,他不但隨便去串門兒,跟大家談心,而且有權拉男女 小孩的“駱駝”。在談心的時候,旗兵們告訴了他,上邊怎樣剋扣軍餉,吃空頭錢糧, 營私舞弊,貪汙賣缺。他也說出漢人們所受的委屈,和對洋布與洋人的厭惡。彼此瞭解 了,也就更親熱了。
拿著一對豬蹄子,他來慶祝我的洗三。二哥無論怎麼讓他,他也不肯進來,理由是:“年底下了,櫃上忙!”二哥聽到“年底下”,不由地說出來:“今年家家錢緊,您… …”王掌櫃嘆了口氣:“錢緊也得要賬,公是公,私是私!”說罷,他便匆忙地走開。 大概是因為他的身上有醬肉味兒吧,我們的大黃狗一直乖乖地把他送到便宜坊門外。
五
是的,我一輩子忘不了那件事。並不因為他是掌櫃的,也不因為他送來一對豬蹄子。
因為呀,他是漢人。不錯,在那年月,某些有房產的漢人寧可叫房子空著,也不肯租給 滿人和回民。可是,來京作生意的山東人、山西人,和一般的賣苦力吃飯的漢人,都和 我們窮旗兵們誰也離不開誰,穿堂過戶。某些有錢有勢的滿人也還看不起漢人與回民, 因而對我們這樣與漢人、回民來來往往也不大以為然。不管怎樣吧,他們是他們,我們 是我們,誰也擋不住人民互相友好。
過了我的三天,就該過年。姑母很不高興。她要買許多東西,而母親在月子裡,不 能替她去買。幸而父親在家,她不好意思翻臉,可是眉毛擰得很緊,腮上也時時抽動那 麼一下。二姐注意到:火山即快爆發。她趕快去和父親商量。父親決定:把她調撥給姑 母,作採購專員。二姐明知這是最不好當的差事,可是無法推卻。
“半斤高醋,到山西鋪子去打;別心疼鞋;別到小油鹽店去!聽見沒有?”姑母數 了半天,才狠心地把錢交給小力笨兼專員。
醋剛打回來,二姐還沒站穩。“還得去打香油,要小磨香油,懂吧?”姑母又頒佈 了旨意。
是的,姑母不喜歡一下子交出幾吊錢來,一次買幾樣東西。她總覺得一樣一樣地買,每次出錢不多,便很上算。二姐是有耐心的。姑母怎麼支使,她怎麼辦。她一點不怕麻煩,只是十分可憐她的鞋。趕到非買貴一些的東西不可了,姑母便親自出馬。她不願把 許多錢交給二姐,同時也不願二姐知道她買那麼貴的東西。她乘院裡沒人的時候,象偷 偷溜走的小魚似的溜出去。到街上,她看見什麼都想買,而又都嫌太貴。在人群裡,她 擠來擠去,看看這,看看那,非常冷靜,以免上當。結果,繞了兩三個鐘頭,她什麼也 沒買回來。直到除夕了,非買東西不可了,她才帶著二姐一同出征。二姐提著筐子,筐 子裡放著各種小瓶小罐。這回,姑母不再冷靜,在一個攤子上就買好幾樣東西,而且買 的並不便宜。但是,她最忌諱人家說她的東西買貴了。所以二姐向母親彙報的時候,總 是把嘴放在母親的耳朵上,而且用手把嘴遮得嚴嚴的才敢發笑。
我們的新年過得很簡單。母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