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考核發現某個人不符合他的職位所需的要求,他就會提醒他進行改進。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再進行考核,如果已達到要求,第二年就會按慣例提高要求。
這樣的考核使得韋洛威得以將公司的管理人員分為四等:最優秀的(將得到提升);合格的(可以晉升,但目前暫不安排);基本合格的(仍在現崗位工作或去接受專門培訓);不合格的(將被淘汰)。就這樣,韋洛威操縱著人的方向盤,將公司的航船駛向勝利。
【案例】留住人才,用業績說話
一個生產塑膠加工機械的老闆,在事業小有所成的時候,決定提高本企業的檔次,生產技術含量更高的高技術產品。為此,他挖空心思從一家研究所聘請了一位博士做工廠的技師。
這位博士認為,他們製造的塑膠加工機械,只要做一下簡單的改良,就可以變成數控的機床,在市場上一定很受歡迎。這一改良意見,正合老闆的意思,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經歷了很多困難。
原來,這家工廠的老職工很多,他們認為這個博士對工廠沒有什麼貢獻,對塑膠加工機械也不瞭解,只是靠有幾點理論,就得到老闆的信任,拿的工資比他們還高,心中很不服氣。而博士也沒有把這些老工人放在眼裡,這種相互不服氣的心理當然要反映在工作中。在新的數控機床的實驗中,博士無法得到老工人的支援,而博士在實際的操作中也確實不如這些工人熟練。一個簡單的改良,一下子變得非常困難。
對這種情形,老闆不是沒有發覺,但在處理時,卻感覺到非常困難。這些人都是廠裡的老員工,跟了自己很多年,如果批評他們,他們一定會非常不滿,認為老闆不重視他們,說不定一氣之下,拍拍屁股不幹了,這就會使工廠的生產受到影響。而勸博士,又會使他認為自己得不到重視,老闆也不重視新技術、新產品,自己學習的專業既然是那麼吃香,何必在這裡受窩囊氣,乾脆跳槽算了。
思前想後,老闆最終下了決心,他力排眾議任命博士為總工程師,有權在全廠調配人員。博士很感動,覺得自己總算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放棄了跳槽的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努力克服自己實際操作中的不足,並盡力和老工人搞好關係,終於在很短的時間製造出了新的加工機械。
產品投放市場後,受到很大歡迎,工廠效益的提高給這些老員工帶來了實惠,大家的不滿聲音也就消失了,工廠出現了一片新氣象。
案例分析:要想使企業得到發展,就必須重用人才。很多企業家都能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在遇到類似衝突時,處理的手法就不同了。有的老闆礙於情面,不願意得罪老部下,結果新的人才受到排擠,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長此以往,人才跳槽就成為難以避免的事情。
第七篇 願景篇·讓小資本成長為巨鱷
第20章 小企業“滾雪球”之路
在企業生存下來之後,小額創業者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企業的“滾雪球”之路。創辦小企業,再以滾雪球的方式,使自己的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這是許多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演繹過的故事。要想從創業者變為企業家,就要有不斷進取的精神,領導員工團結一致、奮力拼搏,狠抓產品質量,在服務中講誠信,做讓人放心的企業,才有可能做成大企業。
●細節93 單店複製,建立集團
在競技領域,看一個運動員偉大與否,不僅要看其巔峰期的爍爍光華,更要注重考查其穩定性與複製自我的能力。在商業領域,也是同樣道理。通用的偉大,不僅在於它曾經連續5年雄居世界財富榜第一位,更可怕的是它幾乎在所有的擴張領域都可以數一數二,複製新產業的能力無人能出其右。無論是沃爾瑪還是國美,其連鎖模式能夠成功,單店的自我複製能力都至關重要。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採用的單店複製模式,又可以稱為整店輸出,是指包括開店投資、店面選址、店內產品、店內形象、裝飾風格、人員培訓、產品陳列、運營流程、收銀系統、財務分析、物流系統、促銷模式、新品上市等涉及到連鎖店經營、管理、人員等各個方面的專案,全都由營運總部實行統一的一種開店經營模式。簡單地講,就是一個成功經營店鋪完整的複製。整店輸出充分保證了單店的市場競爭和持續盈利能力,從根本上保障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快速做大做強總是每一個企業創始人的願望,但只有踏踏實實地總結出一套“簡單化、標準化、模組化”的單店盈利模式,才能實現你的夢想。只有在可複製的單店贏利模式基礎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