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也是當之無愧的。
奪取特魯克是盟軍從中太平洋反攻時所擬定的六個戰略目標之一,但如果登陸攻擊,預料將會遇到日本人強有力的抵抗,成敗難卜。然而,若從空中進襲,則可能事半功倍。1944 年2 月,美國決定大舉轟炸特魯克。
1944 年2 月10 日黃昏,美軍兩架“B—24”飛機飛臨特魯克島上空偵察,帶回了令人垂涎欲滴的情報:特魯克港雲集著上百艘日本艦船。美機在特魯克上空的出現,引起日軍聯合艦隊司令古賀的恐惶與不安。此時此刻,戰局對他十分不利。日軍已在太平洋各群島節節敗退。於是,三十六計,走為上,幾天之後,他下令聯合艦隊撤離特魯克港。
日艦隊主力撤離後,島上駐有陸軍第25 師團主力,機場上有近300 架飛機,港灣尚有不少艦船和貨船。
2 月21 日,美國第58 特混編隊的9 艘航空母艦和大批的護衛艦隻悄悄地離開新佔領的馬朱羅基地,向西駛去。16 日6 時35 分,在距特魯克港僅90 海里時,航空母艦上的100 餘架戰鬥機、魚雷機和轟炸機在晨曦中急速向特魯克撲去。30 餘架日本的“零”式飛機倉促起飛迎戰,然而哪是美軍新式的“惡婦”式飛機的對手,雙方遭遇後,戰機升騰翻飛、銜尾緊咬、追擊開火,才幾個回合,日機便有的凌空爆炸,有的拖著長長的煙雲一頭栽進大海。
地面的日機升空增緩。經過1 小時的空中激戰,美機群先後將127 架日機擊落,停在地面上的60 架日機也全被美機擊毀。
與此同時,美軍艦上炮火萬炮齊轟;美軍轟炸機又不斷俯衝轟炸。呼嘯而下的炸彈把特魯克島上的防禦設施炸得支離破碎,一派狼藉。粗大的椰子樹齊齊地切斷,珊瑚沙被捲上天空。島上大火熊熊,黑煙翻滾,烏煙瘴氣。
海面上,日軍也是一片悽慘混亂景象。日輕巡洋艦“那珂”號拖著黑煙負傷逃跑;驅逐艦“太刀風”號、“舞風”號也不顧一切地逃竄。那些毫無防範能力的一群群貨船、油船急如喪家之犬,在四散逃命中相繼被擊毀。
17 日凌晨2 時,美軍首次使用裝有雷達的TBF“復仇者”式魚雷機,對特魯克實施夜間空襲。這時,一顆訊號彈劃破夜空,瞬間,日軍防空火炮開火了。但日軍沒料到美機飛得這樣低,僅60 米,發射的炮彈都在高空爆炸了。
而美魚雷機卻用雷達幫助識別目標,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攻擊。這次美機夜間轟炸取得了比白天更好的效果。
17 日上午,美機又對待魯克進行第3 次轟作,島上的機場和防空火炮已遭到嚴重破壞,美航空母艦甚至放大膽子駛近特魯克港,艦炮開始對地面設施射擊,島上日機幾乎全部被摧毀,無任何戰鬥力可言了。
美軍對特魯克的空襲非常成功。兩天來累計擊沉、擊傷日軍艦艇18 艘、特殊艦船和運輸船34 艘;擊落擊傷日機共305 架;打死打傷日軍計1700 人。
這次美軍空襲後並未登陸,但卻震動了全世界,連日方也認為這次空襲“可稱為第二次珍珠港事件”。
在空襲特魯克引起的連鎖反應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古賀大將失蹤。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古賀峰一是在山本五十六葬身於布干維爾以後繼任遺缺的。這家隊吸取前任慘敗身亡的教訓,他的艦隊主力,特別是航空母艦,蟄伏深港,從不輕易交戰。他妄圖抓住適當時機給予美艦隊以致命一擊,一舉改變戰局。
3 月,美機又繞越特魯克海空,進襲加羅林西端的帛琉。日聯合艦隊新的司令部附近常常遭到美機轟炸,司令部處在危急之中。1944 年3 月31 日, 古賀決心將聯合艦隊司令部移在菲律賓南部的達沃。當晚10 點,古賀與其隨員以及參謀長一行分乘二架大型水上飛機由帛琉島起飛,掠海飛在達沃。在途中遭到暴風雨衝擊,參謀長福留繁的座機好不容易掙扎著在菲律賓的宿務島附近海而上迫降,倖免一死;然而古賀的座機從此杳無音訊,附近駐防的日機、艦艇全力搜尋,結果一無所獲。
於是,流言不脛而走,說古賀大將是由於特魯克慘敗,促使他引咎自殺的。流言不僅在古賀的旗艦“武藏”號上盛傳,就連陸上的日軍也議論紛紛。
1944 年5 月2 日,根據天皇的旨意,豐田副武海軍大將被任命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為了挽救美軍空襲特魯克造成的危局,日本大本營向豐田大將釋出了“阿號作戰”命令,企圖集中大部分兵力,再行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