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第3/4 頁)
開太陽系前往浩瀚的銀河系中漫遊。總之,航天器的速度是掙脫地球乃至太陽引力的唯一要素,只要能達到宇宙速度,就能“下海”。
那麼“下海”關鍵就在於如何讓航天器獲得這個速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火箭。這也沒錯,火箭確實能達到這個速度,那麼多的衛星啊飛船啊,也都是火箭打上去的。而且它也是科技樹最低,人類最容易獲得的手段。
不過呢,用火箭發射航天器實在太貴了,這成本真心高的坑爹。比如在原時空的21世紀初,2007年…2008年期間,如果用火箭把物品發射到地球靜止軌道的話,國際報價大約是每公斤平均2。1萬美元左右(約800克黃金)。
即使本位面的中國因為種種原因,發射的成本肯定更低,但算下來也不便宜了。目前中國最大的最新型的運載火箭“升龍…1型”,已經可以把3噸載荷送上地球靜止軌道,但它的成本價也高達180萬華元。也就是說,不考慮人工、場地、裝置折舊等等什麼的,光是算火箭的錢,平均下來就是每公斤載荷600華元,按照此時的幣值是300克黃金。
這價格真心的太貴了!但是化學火箭就這樣,一次性的東西用起來成本肯定不會便宜到哪兒去。
那麼有沒有更便宜的辦法呢?那就想辦法用可重複使用的,比如什麼“太空電梯”、“反重力飛船”等等。據說一旦太空電梯建成,進入空間的價格可以降低到使用化學火箭的四十分之一。不過這些東西的科技樹實在太高了,文德嗣根本搞不出來,至少幾十年內看不到希望。
那麼現階段唯一比較可行的辦法就只剩下一個——質量投射器。質量投射器,也叫質量加速器,基本原理是利用反覆改變的電磁場來讓磁化了的物體加速並投射出去。原理和磁浮列車以及電磁炮相類似,說穿了就是一個超大號的電磁炮,或者是把自己射到太空裡去的磁浮列車。
把航天器當成炮彈打出去這個想法其實很早就有,科幻小說家凡爾納腦洞大開,就在《從地球到月球》裡面大膽的提出了一種名為“哥倫比亞大炮”的發射裝置,試圖用火藥爆炸的推動方式把載人飛行器當成炮彈一樣送到月球。當然,這種辦法太誇張了,就算大炮足夠給力,人體和裝置也承受不了那種加速度。質量投射器也是一樣,它也需要足夠長的導軌,才能把航天器的加速度提升維持到了一個能夠承受的程度。
……………………………………………………………………
本位面中國的質量投射器專案代號叫“通天橋計劃”,意思就是溝通天地之橋。因為有著許多後世的現成資料,其實這個質量投射器的計劃是從1909年就開始了,與化學火箭為主打的“奔月計劃”是差不多同時開始的。前者是由3309所(航天電磁研究所)牽頭,後者是由3301所(火箭研究所?牽頭。
通天橋也是一個超級工程,沒有個幾十年是搞不好的。所以一開始,3309所只是造了建了一個千分之一比例的小型質量投射器,暱稱“小天橋”,作為各種技術驗證和試驗用。雖然是小型,但也只是對比它的成品而言,其軌道也長達1000米,其實也就是一臺超大號電磁炮。
這座試驗性質的“小天橋”位於甘肅酒泉以北的戈壁荒漠內,和火箭研究所的試驗基地相距不遠。它是在1914年8月建成的,當月就開始進行運作試驗,專門配有一座發電廠為它提供電力。如果不算可以運作的衛星的話,先把物體打到軌道上去的應該航天電磁研究所而不是火箭研究所。在1914到1915年間,3309所就已經用他們那個千分之一比例的質量投射器打了多個物體到太空去了。
不過也只是普通的酬載而已,沒有打探測儀器上去。原因很簡單,“小天橋”的千分之一比例除了代表載荷重量只是千分之一外,加速度也是一千倍,大約是3000倍重力加速度(3000g),約持續0。3秒左右。目前還沒有什麼儀器能夠承受這樣大的加速度之後還能正常運作,於是也就只能發射些實心金屬塊之類的物品,用來測測彈道、燒蝕狀況與相關追蹤體系的完善程度,並研究改善高速飛行體的外型而已。
不過也就因為這樣,打上軌道的物體很快就落回大氣燒得乾乾淨淨,不會發出什麼訊號,因此也就不會被其他國家察覺。哪怕被各地的天文臺看到了,也不過以為是流星而已。
“小天橋”的大部分軌道是建在地下30米深,出口部分以小角度伸出地面40米高。最特別的是這條軌道是封閉式的,並且佈置了冷卻系統。在運作時裡面會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