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第2/4 頁)
就安全多了,但這坦克的裝甲可沒辦法遮蔽起來。所以後來中國就用鎢來代替危險的貧鈾,搞出了自己的鎢網裝甲。
不過,文德嗣的鎢網裝甲就更進一步了,是21世紀中後期才出現的新型工藝。這一層鎢網並不是直接用鎢金屬製造的,而是用的鎢金屬晶須。
一些金屬在一定的條件下會長出“晶須”,這是一種極細的絲狀物,它們的晶狀結構完全沒有缺陷,因此強度是基體金屬的幾十倍,效能十分驚人。但是自然生長的晶須都很短,僅幾個毫米,難以利用。經過長期不懈的燒錢,慢慢試驗,終於找到了鎢晶鬚生長的催化物質和最佳環境條件,能以較快的速度生長出數厘米長的晶須。
經過長期不懈的研究,找到了鐵的晶鬚生長的催化物質和最佳環境條件,能以較快的速度生長出數厘米長的晶須。隨後將晶須鍍上銀以防止氧化,然後編織成網狀在真空中放入二塊加熱的裝甲鋼板之中,就成為以鎢晶須作骨架的超高強裝甲了。
經試驗,發現在三塊裝甲鋼板中夾二層晶須網的防彈效果最好,當遭受穿甲彈打擊時最能發揮它的超高抗拉強度的作用。聚能穿甲彈的超高溫金屬流,遭受耐高溫、高比重的鎢晶須的阻擋後,就失去了作用,效果比陶瓷夾層還要好得多。至於碎甲彈,那就是完全沒用,只能聽個響。其抗穿甲能力遠遠超過了貧鈾裝甲,這是因為鎢的比重大於貧鈾合金,而鎢晶須的強度又大大超過貧鈾合金的緣故。
最重要的是,鎢網裝甲完全不存在貧鈾裝甲的輻射汙染問題,而且製造成本也遠遠低於後者。沒辦法,貧鈾金屬的冶煉到製作,一條生產線下來光是各種防護裝置就夠喝一壺了。
…………………………………………………………………………
總統府。
鎢網裝甲透過實彈試驗的訊息很快就報到了文德嗣這裡。
文德嗣矜持的笑了笑:“呵呵,總算成功了。也就是到了現在這幾年,我才有機會發揮老本行啊……”
沒錯,包括這個鎢網裝甲和目前出現的幾種新合金材料,都是在他的直接指導下搞出來的。材料這一行基本上就沒啥捷徑,除了人品爆發這種小機率事件,就全是靠窮舉法慢慢試,一種配方一種配方的試,一種工藝一種工藝的試,需要的就是茫茫多的錢,以及漫長的積累。但同時也就是等於,只要是工藝水平達到了,那麼只要知道某種材料的配方和工藝,就能完美的再現出來。
金屬材料這門科學才是文總的老本行,不過他這行門檻太高了,剛穿越來那幾年,那是根本沒啥條件。工藝水平達不到,他滿肚子的貨也出不來。直到這幾年,科技樹達到了一定程度,他腦子裡的那些專業專業知識才能發揮作用。
“目前,目前他們只是製作了裝甲鋼和瓷鋼版本的鎢網裝甲吧?”文德嗣向軍務秘書顧曉媛問道。
“是的,就這幾種……”
文德嗣笑了笑:“那就提醒他們,鎢晶須網也能嵌入鎂鈉合金裝甲板或鈦合金裝甲板中,這樣我們的飛機的防禦力也就可以大幅度提升……”
這時,主管科技的顧曉菲又跑了進來:“文總,文總,3315所的彙報,【通天橋】專案取得重大突破,他們把一個1000公斤的無人飛船打到軌道上去了……”
“什麼?成功了嗎?”文德嗣一下子就站了起來。
第505章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ps:6000字大章,求票票
p》………………………………………………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這是某部小說的經典臺詞。也說明了人類的一個最大的夢想。
人類自有文明以來,就對神秘的星空充滿了好奇和想往。對人類來說,翱翔於星辰大海是與生俱來的夢想,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富有魅力的熱門話題,讓無數人為之心動。
不過要實現這個夢想卻是十分艱難的事情,星辰大海就在頭上擺著,可人類想要征服它的話,那麼首先就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下海”?也就是怎麼衝出地球,到達太空?連海水都沾不到,那還征服個毛線啊!
物理定律一早給出了幾項“下海”的關鍵要素。當物體達到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就可最終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進入太空,這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物體達到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時,就能脫離地球的引力場前往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當物體超過每秒16。7公里的第三宇宙速度,就可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