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怕是,要亂了。
流殤天下 【卷一】 第二十章
齊泰殿內
“豈有此理?簡直放肆!!!”
將快馬加鞭呈上的摺子‘啪’的一扔,帝王一聲怒喝。嚇得底下一干臣子摒聲息氣戰戰兢兢,生怕自己一個不甚當場便成了炮灰。
都言‘伴君如伴虎’呀。方才帝王聽聞河嵐水患已解決,不是還高興的很嗎?怎麼一轉身就已經雷庭大怒,一副風雨欲來之勢了?
滿朝文武面面相窺,皆不知何事惹得帝王如此震怒。於是紛紛將求救的目光投向那白衣皓潔的少年,希望這位當今帝王最寵信的臣子可以透露分毫,以免遭越雷池之險。
然而白衣素錦的少年公子垂著眼瞼,始終一言不發。寧靜致遠之外,還多了幾分高深。孑然而立於朝堂之上的一卷繾綣,被斑駁的光線映照的仿若亙古之神。
“稟皇上,臣有本起奏。”一臉絡腮鬍子的壯漢迫不及待道:“微臣認為,實情並不如鄧將軍摺子上所言……”
眾人光聽聲音便知道,此人便是方才遞上摺子的堰城督尉孫繼海。順帶一提外號………一根筋。
崇明長袖一揮:“准奏。”
有熟識的人便開始向孫將軍使眼色,無奈某人完全無視。等崇明帝聽完孫繼海的報告,已經怒不可遏:
“大膽!放肆!他歌朝一介小小蠻夷之國竟也敢來範我大湘?還履次得手?!你說你們這群邊關守將是做什麼吃的?!!他鄧獻竟還敢謊報軍情?朕養你們何用?!!!”
“皇上息怒!臣等罪該萬死!!!”至此,滿朝文武就算再雲裡霧裡也該明白了。面對帝王盛怒,齊刷刷跪了一地人頭。
可南邊一直安靜俯首稱臣的歌朝,為何此番異動頻頻?
“父皇,依兒臣之見。歌朝此來犯得蹊蹺,不防多聽孫將軍說說。”宇文飾非上前一步行禮道,一派雍容氣度。
“其實臣以為這也就是就是一隊馬賊流寇。因為這隊人馬雖是歌朝人的裝束,卻並沒有打著歌朝軍的旗號來。也不知這歌朝馬賊用的是勞什子法子?又是毒又是霧,那個叫雲逐什麼的鬼花招多的是。可害苦老子了……”孫繼海見宇文飾非給他機會解釋,加上自身本就直爽的性子,更是有什麼說什麼。說到激動處,孫繼海不禁連手帶腳的比劃起來:“老子就是個粗人,只懂打戰。不懂他們那些勞什子玩意兒。那姓雲的盡是出些陰損招數,老子光想想就火大!”
“行了,孫將軍。”宇文飾非眼見得孫繼海一介莽夫愈說愈離譜,再見崇明青白交錯的臉色,忙及時打斷他:“方才將軍可說是流寇將領姓雲?”
“恩,好像還有一個也是姓雲來著。”
得到肯定的回答,宇文飾非與那白衣的少年公子對望一眼,成竹在胸:“父皇,這隊人馬並不普通的馬賊。一則雲姓乃歌朝國姓,普通流寇又怎可用國姓?二來歌朝至此並未向我大湘宣戰,恐其有詐。”
眾人聽得宇文飾非言簡意賅條條是理,將孫繼海話中要點一一概括。否則真要指望孫繼海能講清楚,恐怕只能等到猴年馬月了。到時不管是馬賊還是真的歌朝軍,打都進來了。還容得他們在此討論?
崇明點頭,對兒子表現甚是滿意。引得太子一黨咬牙切齒。突然帝王龍顏一變,對著孫繼海怒道:“好你個孫繼海!食君之祿卻不能擔君之憂,還給朕謊報軍情?若他真只要普通的歌朝流寇便也罷了,但他若真是歌朝軍朕讓你有十個腦袋也賠不起!!”
唬得孫繼海‘撲騰’一聲跪倒在地:“罪臣知錯,求皇上開恩!”
“哼!拉下去斬了!”明顯的老皇帝開始唬人了。
一向在朝堂之上能多低調就多低調的鳳陵狐狸,鳳眼一眯。不動聲色的打了個呵欠,卻一派的從容氣度儀態萬千。這個時候就該……
“父皇!孫將軍雖有錯,但卻罪不致死。兒臣懇請父皇法外開恩,就重責他八十軍棍以示懲借吧。”
既然老皇帝特地給的這個臺子,身為太子既比皇弟失了先機,此時便該懂得如何收買人心。可是──
狐狸繼續眯著鳳眼,望著廣殿之上正氣凜然的八皇子宇文飾非。笑意不動聲色地纏上唇角。果然,太子還差得遠啊。小聆的眼光果是不錯,卻不知崇明心底是何打算了。
崇明望著一臉凜然神色的兒子,道:“孫繼海,你可甘願受罰?”
“臣甘願受罰,謝主隆恩!”
“好,等散了朝。你自行去領那八十軍棍!”
“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