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 > 第37章 北撤(二)

第37章 北撤(二)(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教教小兕子,大唐艦隊星際歸來我的艦隊,在墨西哥灣自由航行

個隊中。孫正儀——這個名字很像讀書人的武官毫無讀書人的氣節,帶上家眷表示要一定跟著吳越軍,陶安同無奈也只好帶上他。

只留下縣令施銘琛在風中凌亂。

吳越軍僅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天亮隨即拔營北上。沿著建陽城邊的崇陽溪往北六十里,到了一座名為鐵山的山腳下紮營休息。然後次日,再渡河,沿著鐵山正對面的一條名叫五夫溪的小溪往東北方向前進——也就是往浦城方向。

五夫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溪,寬十步都不到,淺灘多的地方,不通水性計程車卒都可以從淺灘上跳著過河去。

此地雖然地處武夷山區,但卻是建州少有的產糧區,原因是山嶺之間有大片平坦的谷地,辛勤的農民把這裡開墾成了一片片肥沃的農田,沿途星星點點,村落眾多。

錢弘佐這時候恐怕是來到閩國最輕鬆的時刻,不用打仗、沒有追兵、糧秣充足,他甚至一度進入村子中,去觀察閩地百姓的生活,相比起吳越國,這裡的百姓要更加貧苦,畢竟在人多地少的閩北,土地是很多人夢寐以求但求之不得的奢望。

他甚至有一種想要“打土豪、分田地”的幻想,但終究還是忍住了,畢竟他只是個過客,也許……也許以後還有機會。

從鐵山沿著五夫溪走了四十里,便到了五夫鎮,五夫鎮還駐紮著幾十名閩軍士卒,然後這些人一通吆喝,竟然拉起了六七百人的隊伍——統統都是當地的宗族男丁。他們抄著各式各樣的武器,或者有的不能稱作是武器,不過是一根木棍或者一把鐮刀。

朱行忠不想再造殺孽,勸陶安同,讓新歸降的孫正儀去勸降。陶安同也同意,長途跋涉之後,吳越軍並不想在天黑之前,再來一場戰鬥。能用文的,還是用文的好了。

孫正儀去遊說了他們的幾個家族長老,老人們也很“通情達理”,表示後生們不過是被閩軍脅迫的,不敢阻攔“天兵”,送了幾十石糧食和一些酒肉犒軍。但唯一的條件是吳越軍不能進鎮子裡。

陶安同、朱行忠都很滿意,糧食又充足了一些,將士們也這麼多天來第一次吃到了酒肉——當然酒只能一人一口,還是兌了水的。

次日,隊伍再次啟程,下一步,他們將翻過此次最難走的行程——翻過一座名叫觀山的山,需要走六十里的山路。嚮導表示,只要過了觀山,就到了另一片河谷,那裡離浦城只有六十里了,一日就可到浦城。

眾人聽了紛紛精神一震,只要過了這座山,離浦城就不遠了,離浦城不遠,離回家就近了!

回家!回家!眾將士都很興奮,這糊里糊塗的徵閩之戰,終於要結束了,終於可以回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