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見慣了活菩薩,頭一次見活閻王?計(第2/4 頁)
節奏以及戲劇張馳力的把控,極其老練!
該松的地方松。
該緊的地方緊。
不說讓人慾罷不能,但至少也是全程無尿點!《竇娥冤》整場話劇分為七幕,分別是“講幽夢”、“昨日情夢”、“憂傷血淚”、“望鄉思歸”、“月穿井”、“鬼壓床”和“飛天大狀”。
當這最後一幕【飛天大狀】落下帷幕的剎那。
頓時,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只見戲劇學院的女老師,不自覺從包裡掏出一張手帕,一邊抽泣著擦拭眼淚一邊激動感嘆:“這部劇,排的也太好了.”
一場話劇,能讓大學裡的這些教授老師院長甚至是校長,紅了眼眶甚至於淚流滿面。
這感染力如此之強,哪怕是放眼整個話劇屆——
也是極為罕見!
先是收拾了一下自己內心的壓抑情緒,在結束報幕之後,校長方振國側頭,看向身側的【戲劇文學院】院長葉景明:
“葉院長,你覺得這場話劇,排的怎麼樣?”
像是還沒有從現場那種悲憤氛圍之中走出來一般,葉景明愣了好一會兒,然後才側頭同身邊的方振國對視。
並沒有過多言語。
只見他極為鄭重地從嘴裡吐出一個字:
“好。”
從職級上來劃分,一所大學院校的院長,屬於是正處級幹部。
雖然從權力上來說的確是沒法比,但從職級上來劃分,重點院校的院長和一個地方縣的縣長的確是屬於同一級別。
在國內戲劇領域,葉景明絕對屬於權威中的權威。
不管是在話劇領域名氣斐然《白鹿原》,又或者是在影視領域頗受好評的《甄嬛傳》《康熙微服私訪》,這些都屬於是他的代表作。
如此這樣一位戲劇領域權威,眼光何其毒辣?
連他這種級別的權威,在觀影這場《竇娥冤》之際,他都挑不出毛病。
可想而知,這場《感天動地竇娥冤》的話劇展演——
它究竟排的是有多精彩!
“上一次,給到我這種驚豔之感的悲劇,還是曹禺先生的《雷雨》.”
從行內人專業的角度來分析。
《雷雨》通篇,四幕四場。
《竇娥冤》通篇,七幕七場。
話劇這種東西,講究的就一個言語精煉,劇情精幹,其絕大部分話劇都需要在90分鐘也就是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
向觀眾展示出一個具備起承轉折,跌宕起伏的話劇展演!雖然說,《竇娥冤》相較於《雷雨》整整多出了三幕,但這絲毫沒有帶給觀眾任何的拖沓之感。
每一幕,都包含了向上的總結!
每一幕,都涵蓋了向下的承接!僅僅在這一個半小時的演出時間裡,江海的《竇娥冤》不僅為觀眾勾勒出一個又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而且他還在這有限的時間,展示出了一幕幕諸如類似於【六月飛雪】這等令人難以忘卻的經典場景,甚至於在臨近結束之際,還觀眾丟擲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遲到的正義,真的算是正義嗎?”
“是否對錯,究竟交由誰來評判?”
“縱然,欺辱竇娥至死的張驢兒父子,最終受到了來自於老天的懲罰,但這種懲罰真的有意義嗎?竇娥已死,無論你再怎麼為她平反,她也必定不可能會活得過來.”可是說,在這短短九十分鐘裡,觀眾們不僅親眼目睹了主人公竇娥這受盡冤屈的一生。
甚至還從竇娥之死,衍生出了一些有關於對現實的思考。
這,對於一場話劇來說,已經足夠了!“我不知道別人怎麼評價,但在我這裡”葉景明院長抬起頭來,頗為鄭重地直視著校長方振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江海的這部《竇娥冤》,對比上曹禺先生的《雷雨》,更為精彩!”
當葉景明院長從嘴裡吐出這席話的時候。
周圍,聽聞這話的教授老師。
頓時都震撼住了。
曹禺是誰?
那是中國現代話劇史上成就最高的劇作家,也是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傑出戲劇作者!1933年,曹禺先生正是憑藉他的這一部成名之作《雷雨》,以“一聲驚雷”炸響了文壇,用“傾盆大雨”滌盪著汙濁,為當時的社會和人們的心靈都帶來了深刻的洗禮!
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劇作家,而就是這樣一部被稱之為“中國第一戲”的話劇奠基之作,在葉景明的評價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