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人選。”
作者有話要說:韓嫣和張湯的番外暫時擱置
不會炮灰掉阿嬌的
第五十一章 皇帝大婚
“九哥,為那種人生氣,不值得。”小李將軍氣憤地說。
方才便是李陵得知東方朔被太皇太后詔見,才著急火燎地向劉徹報告、申請救援的。
哪知東方朔非但沒危險,反而興高采烈地吃上了。
李陵見劉徹沉默不語,面色陰沉,氣得來回踱步,突然往外衝去:“我馬上送他回姥姥家! ”
半夏連忙攔住他:“小李將軍,您就別添亂了,在長樂宮行兇,不說連累了滿門,就是陛下,也得跟著受罪。這又是何苦來著?”
韓嫣也在御林軍中,聽說李陵有急事,也堪堪趕了過來。
他疑惑道:“東方朔不是陪九哥進京的高人嗎?共經九死一生,怎麼說反就反?”
“定是因為把他冷落在一旁,自詡功勞,心懷怨望。”劉徹冷哼。
李陵素來以“凡是九哥說的都是對的,凡是九哥的指示我們必須堅決執行”這兩個“凡是”為行事準則。他越想越氣:“虧得九哥特別為他準備了向天下選才納賢的詔書。”
劉徹只是和身邊的人商量過,這種考試離開科取士還遠著,沒有統一的筆試,只要透過官員的推薦,便可上大殿由最高領袖進行面試。劉徹倒是想筆試,可實際操作起來確是難上加難,原因比較無奈,雖然前朝崇尚老子,但總體局面仍然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偏科極其嚴重,要出一份考卷,起碼要用到擺渡大神,更別說評閱了。再者,那些關起門來做學問一做就是數個甲子的高人,請都不一定請得來,更別說要他們拉下臉參加考試了。所以,劉徹此舉,算不上絕後,卻也是空前。這對於急需新血注入的朝廷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韓嫣問:“這招賢納諫的文告還要拿去殿議嗎?”
劉徹擺擺手:“先擱著。”
韓嫣以為他被東方朔寒了心,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強扭的瓜不甜,再說,天下人才濟濟,飽學之士多如牛毛,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貿然出手,免不得生變。太皇太后得東方朔,如虎添翼,行事要加倍小心。三公九卿多是前朝老人,同意不同意另說,逼得太急狗也要跳牆,選賢一事還是暫時擱置罷。”
韓嫣想了想,也覺得在理,便不再堅持。
劉徹道:“你轉告張湯一聲。”
韓嫣連忙答應。
無事可說,韓嫣與李陵還守在身邊,劉徹不耐煩地把他們遣回到崗位上,省得李敢將軍過來要人。
“都出去,朕要一個人靜一靜。”
待屋子裡的人都走光了,劉徹迫不及待地爆發出一聲大笑。
半夏守在門外,隱約聽到主子的聲音,以為氣得瘋癲致於行為失常,更是心疼。
然而,劉徹卻是實實在在地高興著。
東方朔看過劉徹的換血計劃,擔心遭到朝中勢力阻撓無法實施或名存實亡,商議之後同意延遲到十月,在此之前,需借大婚聯合陳、王、田三家外戚,把姓竇的打壓下去,清出一片空地,然後一個蘿蔔一個坑地把新人埋到崗位上去,並教育他們以廠為家的道理。
老太太這回真是瞎了眼,劉徹還發愁怎麼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調教自己的朝廷,她居然主動地引狼入室,替劉徹省去無數麻煩。
這個東方朔,真是越來越可愛了。
無間道的陰謀,東方朔事先並未讓劉徹知曉,可劉徹與他就是有種壞蛋見惡人的心有靈犀,壓根就沒考慮過東方朔假戲真做的可能性,並且默契配合,將一個氣急敗壞的天子演得惟妙惟肖。
當滿朝文武為皇帝的婚事忙上忙下忙左忙右,無良的皇帝卻開始盤算起怎麼讓他們失業的問題來,好似一點也不關心自己的終身大事——政治聯姻嘛,最不需要在意的就是當事人的態度了,自己又何必不識趣地湊過去窮添亂呢?
漢朝官制沿用秦代,設三公九卿,三公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共同行使宰相的職權,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參與行政決策並負責其執行。九卿有太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等九寺大卿。
劉徹目前的勢力少得可憐,主要集中在衛尉,李廣老將軍所在,司掌宮門衛屯兵。
沉吟良久,終於定下該從哪裡開刀。三公是不指望了,掌佐天子,助理萬機,位高權重,要別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