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接駛入宮中。
東方朔略作休息,待到了長樂宮,勉強打起精神。
“臣竇嬰給太皇太后復旨。臣幸不辱命,請到了東方先生。”竇嬰在一路上問了東方朔的簡歷,此時舌燦如花:“琴棋書畫,無一不精,而算卦測字,更是出神入化。”
“草民東方朔拜見太皇太后。”東方朔無官職在身,行的是叩拜的大禮。
東方朔挺豁達,權當提前當牌位拜了。
竇老太給他的下馬威還沒完:“你可知罪。”
“不知罪從何來?”
“當日太子黨人在厭次鬧得不可開交,少侯爺劉義欲為民除害,你卻從中阻撓,還以測字為名,蠱惑人心,離間梁王與太子的叔侄情誼,還敢稱無罪?”
東方朔幾次聽劉徹埋怨老太太無齒,這回算是真的見識到了,這些話的主語和謂語都是真的,卻硬要掰開張冠李戴,胡亂拼湊起來,顯出劉徹一方是多麼無情無恥無理取鬧,自己又是如何天真善良全職聖母。好在東方朔對面部器官控制水平高超,嘴角眼角額角都沒抽。
“回太皇太后,測字乃草民餬口之計,為人謀何不先為己謀?否則草民也不會風吹日曬,終日守著一個小小卦攤。東方朔為天下人算卦,卻只為一人出過一策。”
說瞎話,誰不會呀。
“誰?”
“梁王千歲。”
“什麼時候?”竇老太身體前傾,東方朔專門挑了她愛聽的話說:“草民算來算去,梁王確有九五之尊,並且約定從此為梁王一日三卦。只是東方朔學藝不精,道行尚淺,偏偏給算錯了。”
承認他算錯了不就是認了當太皇太后的命嗎?充滿鬥牛精神的老太太怎麼可能輕言放棄:“不,你沒有算錯。”
東方朔故作自棄:“草民一卦算錯,丟了梁王的萬里江山,也丟了自己的金飯碗,追悔莫及啊。”
不枉他如此賣力地表演,老太太終於說出了他最想聽的那句話。
“梁王答應給你的金飯碗,本宮替他給你。”
“謝太皇太后。”
賓主盡歡,正吃著宴席,忽聞陛下駕到。
許是剛剛下朝,還來不及換成常服,東方朔頭一次見到劉徹身著龍袍的模樣。峨冠博帶,寬衣大袖,好不威嚴。
漢初循秦舊制;以水德居;服黑色,至孝文帝十五年,服黃色;十六年,服紅色。顏色也許會跟著皇帝喜好略有變化,但上面的繡紋卻從祖制。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黻黼等花紋,各有各的意義,共十二章。
回神,叩拜。
大概劉徹以為自己是被劫為人質,請了安便立刻對太皇太后道:“祖母,這東方朔是孫兒請來安邦定國的,沒想到還沒到孫兒這裡報信,便這麼不識趣來此叨擾了祖母靜養,孫兒這就將他帶走,好生立立規矩。”
“此等小事就不勞陛下了,東方朔能說會道,有了他給我解悶,你就不用不但要忙國家大事,還要每天想著哄我開心。”
“這是哪兒的話,孝順祖母本是理所應當。祖母若覺得悶,不如喚民間的樂師班子進宮熱鬧熱鬧?這東方朔……”
太皇太后打斷了他的話:“徹兒,偌大的朝廷,何愁找不到一個棟樑之才。再說,過不了幾年,你也見不到祖母了,到時候東方朔你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當朝地位最高的人鬥法,東方朔只能伏在地上裝死,待幾欲將自己射穿的視線離開,他才緩緩起身,回到座位上,與明顯高興起來的太皇太后打機鋒。
長樂宮的酒,倒是不難喝。
另一邊,陳皇后初掌鳳印,大展拳腳,漢宮裡熱鬧非凡。
竇老太說起一樁趣事:“阿嬌嫌棄宮裡的婢子不好使,一氣之下竟把皇帝跟前的宮女全換了。”
東方朔幸災樂禍的心情是實打實的:“宮裡哪處會有全都不聽使喚的宮女?恐怕不聽使喚的假,為求專寵是真。將容貌出眾氣質上乘的宮女派去做不能露面的粗活,陳皇后的心思卻也簡單。”
“只是原本放在未央宮前殿的幾個釘子都被拔掉了。”太皇太后可惜道。
“陳皇后此舉,弊大於利,帝心思變,待他們離心,陳氏外戚與陛下反目,內耗之下,實力必然大減。”
東方朔言之鑿鑿,說得老太太眉開眼笑,動起了美人計的心思。可她身邊忠心的那幾個婢女,不是顏色不足,就是年紀大了,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東方朔不急不緩地說:“草民倒有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